網頁

2008年8月15日 星期五

《獅子王》音樂總評

{###_angalagna/32764/1696996845.jpg_###}

照片:首演晚上可愛的Buyi!



在七八零年代一片英國風的音樂劇市場上,《獅子王》九七年出現於百老匯的新阿姆斯特丹劇院無疑給美式音樂劇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亮麗的票房,十一年不衰的人潮,訴說了沉寂已久的百老匯依然不能抗拒大製作的魅力。

《獅子王》到底有什麼好?迪士尼的大製作不只這一部,卻只有《獅子王》獲得了商業上極大的成功,同時也囊括了東尼獎極大的肯定,無論外界如何批評茱莉泰默的手法,無論世人如何看迪士尼的商業導向,不可抹滅的事實是,The Lion King的頭像已在百老匯毅立了十一年!



音樂方面,誠如楊忠衡所說(我一直都很欣賞他對音樂獨特的視野和對各式各樣表演形式始終保持開放的態度)是一個綜合體,《獅子王》跳脫傳統音樂劇詞曲作者從頭貫徹到尾的創作形式,而使用了來自各方的不同元素。除了Elton John鮮明的曲風外,也加入了Lebo M.的溫柔細膩,事實上Elton John的音樂份量放在卡通中或許還能獨當一面,但他的曲子在劇場表現上明顯的就是陽剛有餘而內涵不足,可能也是因為真的聽了太多遍了,音樂劇中我反而更加喜歡Lebo M.的作品,「They Live In You」、「Shadowland」、「Endless Night」等都讓我感動到頭皮發麻,簡單的旋律,淺顯的歌詞,卻讓全劇因而豐厚起來。



《獅子王》的音樂另一個明顯的特色就是加入大量非洲元素,開場的Circle of Life改用極具穿透力的黑人女聲,在幕一揭起就以非洲風味抓住了觀眾的耳朵,事實上整部劇中Rafiki的服裝與唱段每次出現都帶領觀眾經歷非洲大草原的風光,而狩獵與Mufasa之死的純女聲合聲也盡展傳統民族的部落合聲效果,下半場開幕的One By One雖然與劇情的結合度稍嫌不足,但也確實展現了黑人音樂特有的風味,可以說吧,《獅子王》中雖然在加入非洲元素上有一點點明顯的刻意,但濃烈的異國風味倒也讓我這個向來對黑人音樂有成見的人有了很大的驚喜與衝擊。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獅子王》音樂整體而言仍與劇情一般過於簡單,卡通中用過的那幾首已然耳熟能詳,再多聽其實也少有更深刻的感受,而新出現的幾首曲子可能為因應兒童觀眾的緣故,旋律與歌詞依然走大眾路線,曲中雖蘊含深刻的情緒卻也需要有好的演員搭配方才有能力展現。因此,對於《獅子王》來說,幾個主角的選擇就變得至關重要,尤以成年Simba與成年Nala的表現最為牽動整個下半場的佈局,我看的兩場中,首演時兩位主角的狀況都不錯所以整個下半場有將上半場醞釀的情緒鋪陳開來,然而到了父親節那場Calvyn等人明顯的顯露出疲態,無論是在嗓音的品質或是在情感的詮釋都有著不少瑕疵,這也導致了我兩場當中對於下半場的評價呈現兩極化的現象。



簡單來說,就一部音樂劇而言,《獅子王》因著結合了Elton John的通俗與Lebo M.的內涵而使全劇的形象立體了起來,然而就一部長青音樂劇來說,《獅子王》的音樂有太多毫無保留的過度表象化缺點,須知音樂劇的經營藝術是---你讓觀眾一次就看懂了,那麼他們大概也就不會想要進來第二次了。適度的保留與含蓄是增添音樂劇魅力的不二法門,這點或許是迪士尼甚至是美國音樂劇想要真的完全打敗英國所創下的紀錄,所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