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年7月9日 星期四

【陸劇】《鶴唳華亭》儒家的君臣父子與家國天下


鶴唳華亭評價怎么樣?-劇情網

很意外栽進了《鶴唳華亭》的大坑,這大概是《瑯琊榜》之後跌坑跌得最徹底的一次...

與《瑯琊榜》很像,《鶴唳華亭》也是在架空背景下集結中國歷代史實,而這一次《鶴唳華亭》所集結的是中國歷代有名的廢太子,以蕭定權的身世背景,很容易想到漢武帝的戾太子劉據,同為嫡長,同樣外戚坐擁兵權,舅舅與表兄弟皆是名將,但劉據還是幸運一點的,至少漢武帝對衛家始終沒有太多忌憚;而皇帝偏心兄弟相殘,則可以想到隋文帝的廢太子楊勇,隋煬帝楊廣處心積慮投父母所好,最後在父親臨終前矯詔賜死哥哥楊勇;至於蕭睿鑒對皇子們力行權力制衡最終導致太子悲劇,很難讓人忽略幹過同樣事情的康熙及其二立二廢的皇太子胤礽。
這三位都是嫡長子,都是沖齡建儲,也都下場悽慘,蕭定權之慘,可說齊集古往今來廢太子的冤屈,也就難怪劇情幾乎從頭到尾都撕心裂肺...



父子相疑,兄弟相殘的皇室戲碼並不稀奇,但《鶴唳華亭》很特別的部分是將蕭定權塑造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比起《瑯琊榜》乃至號稱歷史正劇的《雍正王朝》都有些將主角人格過份理想化 ,《鶴唳華亭》的蕭定權充滿了人味,他有他的怯懦,他也有他的勇敢,導演說定權是個「小怯而大勇」之人,說得十分貼切;而同時他也有他的狼狽與凶狠,有他的無情與偏私,他對所愛之人怯懦,他也為所愛之人而勇敢,他甚至曾幾次因為想保住所愛而罔顧道義,但幸也不幸的是,人生的道路上,當他堅持過某些事時,他身邊也聚集了一幫人,在他快要守不住時拉他一把,在開篇,老師盧世瑜重寫試題為他脫罪拉回了他;在結尾,文昔重寫手書敲醒了他,最終的深意卻也還是為他脫罪......兩次幾乎跌倒,卻都被所愛之人拉回,於是在最後的抉擇裡,他終於可以明白什麼是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演員羅晉說,蕭定權的人生是大圓滿,圓滿是因為他最終守住了君子之道,他或許不幸,卻也幸甚;他或許掙扎難堪過,但最後卻求仁得仁。君子之道艱難,定權在開篇就聲淚俱下地向老師控訴過,但在最後,他能堅定放下舅舅遞出的鞋子,這個太子最終鮮血淋漓地站穩在君子之道上,一片赤誠。
於是開篇時老師將私印交給文昔的那番話,到終局又可以有另外一種解讀: 蕭定權遺失在老師處的珍寶,是私印,是文昔,也是「民成」的君子之道。文昔所保管的,為蕭定權所找回的,是曾經遺失在掙扎求存裡的珍寶,在最艱難的時刻,保住他最後的赤子之心。

蕭定權之所以可以不完美,可以這麼真實有人味,在於劇本非常深刻細膩地刻劃了他的處境之慘,讓觀眾根本也難以苛責他後來的崩潰偏離
從開篇的冠禮案與科場案,我們就看到一個充滿孺慕,渴求父愛,卻始終求而不得的兒子,蕭睿鑒每每將種種折磨美其名曰砥礪太子,然而實際上,他所謂的期許都既縹緲又飄忽,兒子沒能力處理好,他以父對子的立場失望;兒子太有能力處理好,他以君對臣的態度戒備,蕭定權之罪,罪在顧家;蕭定權之過,始自出生,他這一輩子都不可能讓父親滿意,但他這一輩子都在希望讓父親滿意
孩子在成人之前,是真的很難自己去分辨哪些是自己的錯,哪些是父母的錯...他們會很自然地以父母之是為是,以父母之非為非,他們不會對父母的是非提出太多的質疑或反駁,而當自己做不到時,錯的自然是自己。有人說羅晉演得太用力,但我非常喜歡羅晉在詮釋這個角色時的細節,他哭著跪著爬著抖著,他撕心裂肺地哀求著爹爹不要說那個字。那都是做兒女的,在被父母情緒凌遲時,很自然的反應。我不記得有多少次,自己也是在這種哭號裡抽搐著倒地,那一變再變的標準,那永遠走不到目的的黑暗,那不斷被往後挪移調整方向的終點線,那些完全不堪回首的情緒深淵.....很多旁觀者都會說,那你就不要在意就好了。怎麼可能不在意? 那是父親!
蕭定權最慘的,是在儒家的君臣父子框架裡,他一輩子都不可能走出這片黑暗,也一輩子都無法質疑父親的是與非。當君是天,臣是地,當父是天,子是地,天地之間,人又在哪裡?

鹤唳华亭》海报设计_品牌说-商业新知

作者很巧妙地在這個劇本裡,透過蕭定權的悲劇質疑了儒家的君臣父子,卻又透過蕭定權的圓滿肯定了儒家的家國天下。《鶴唳華亭》講的是「人」的故事,人性與儒家倫理綱常的激烈對撞,人性與儒家家國大義的昇華相映,人性在這樣的世道中求得圓滿的艱難與精彩。

其實從最開篇的冠禮案,就已經總結了整齣戲的核心:

饞豈有端 罪實無名
全君臣義 成父子親
家國永安 天下太平
君子今日 百罹成人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