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7年11月21日 星期三

[音樂劇]追尋自我?---談德語音樂劇《Elisabeth》

{###_angalagna/32764/1696996831.jpg_###}圖片說明:奧匈帝國皇后Elisabeth與象徵自由的死神對峙

德語音樂劇《Elisabeth》自1992年首演以來獲得佳評無數,此後更是每次復排必定引起轟動,十三年後的維也納復排中依然可看到全場座無虛席的盛況。這部劇的成功,作曲者、作詞者、導演、美術總監的功勞絕不可少,但更應該歸功的,其實是編劇的成功。這部劇的深度極深,內容與歌詞都發人深省,它所展現的豐富層次,自《悲慘世界》後我再沒在哪部劇中看到。

整體來講,《Elisabeth》的呈現方式很像另一部有名的傳記音樂劇《Evita》(電影《阿根廷別為我哭泣》的原始版本),都是使用一個冷靜的旁觀者角色綜觀主人翁的一生,以敘述的方式帶過主角生命中的點點滴滴。

然而,此劇的層次又比《Evita》再高一些,《Evita》劇本對Peron夫人的觀點相當明確,說書人Che的感受等於全劇對Peron夫人的評價,旨在推翻阿根廷人心目中的國母,為這位生前身後都極具爭議性的歷史人物下了註腳,從鄉下小歌女到總統夫人的歷程處處透著污穢和諷刺,也難怪阿根廷人極其抗議這部劇了。

《Elisabeth》編劇了不起的地方就在於它對這位歷史人物始終不加褒貶,忠實呈現了她的一生,卻又毫無既定的主觀立場,儘管有一位說書人,但說書人Lucheni的觀點並不能代表全劇對Sisi的評價,劇中的各個人物對Sisi都自有一套看法,而真正的Sisi究竟如何卻只有她自己才知道,看完本劇的感覺不是能立刻對Sisi公主下結論,而是去思想這個人的追求,她的難處,她的犧牲,她的悲傷,以及…她的殘酷與自私。

如果說《Evita》試圖將Eva塑造成一位有血有肉的國母,那麼算是相當不成功的了,儘管Eva也有自己的背景與悲哀,但全劇基本站在嘲諷她的立場。而《Elisabeth》卻真正展現了一個立體而真實的Sisi。



《Elisabeth》敘述的是奧地利皇帝Franz Joseph的皇后Elisabeth的故事。全劇不單單白描Elisabeth的一生,而是包含了來自謀殺者Lucheni、丈夫Joseph、兒子Rudolf、婆婆Sophie眼中的Elisabeth,多元的視角呈現了奧地利皇后掙扎矛盾的一生。



一位熱愛自由的公主~

一場出乎意料的相親~

一個天真的愛情抉擇~

造就了Elisabeth的悲劇,她之所以為悲劇不是因為最後被刺殺(其實那對她來講或許是一種解脫…),而是她這一輩子都活在自我的拔河中,最後…傷人傷己。



劇中發人深省的場景很多,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第一幕的「Nichts ist schwer」(天下無難事)和第二幕「Wenn Ich Dein Spiegel Waer」(黑夜之舟)的對照,曲調一樣,但一首是Sisi和Joseph的定情曲,天真地唱著當有愛情時天下就再無難事,另一首卻是數十年後兩人的訣別曲,Joseph依然深愛Sisi,Sisi卻已經看清兩人的差異太大,儘管愛情仍在也無法跨越鴻溝。

第一次看到「Wenn Ich Dein Spiegel Waer」(黑夜之舟)時眼淚差點掉下來,不是不愛了,其實這對怨偶之間依然相愛極深,尤其是Joseph,經歷數十年的歲月,Sisi年華老去美貌不再,儘管Joseph中間有過出軌外遇,但是十八年的分離卻沒有讓他對Sisi的感情淡去,數十年的婚姻裡他為她破了許多的例,竭盡所能的給她她要的自由,甚至不惜反抗他從來不敢反抗的母親。多年的等待,換來的卻是Sisi一句…別傻了…Sisi終於認清相愛的兩人中不是只有愛情就能維繫一切,兩人的包袱太不一樣,她所要的Joseph永遠也給不了,既然如此則不如歸去…

這是很讓人心痛的,沒有誰對誰錯,怪只能怪當初兩人太傻,根本不該踏入這段婚姻中,Joseph早在「Nichts ist schwer」(天下無難事)警告過她與皇帝在一起是沒有自由的,要分擔的不只是愛情,更是彼此的責任,曾經年少的天真,讓Sisi付出了一生昂貴的代價。到了晚年,她終於領悟到,他們不過是兩艘在黑夜中相遇的小船,相逢,卻擦身而過,換來的只是彼此更冷的心,與孤獨一生的命運。



劇中巧妙安排了Tod(死神)一角,Sisi在遇到Joseph前曾在一次接近死亡的經歷中主動向死神告白,而在全劇當中,其實男主角不是Joseph而是Tod。從頭到尾,死神總是在Sisi生命中最關鍵的時刻出現,甚至不乏與Joseph正面交鋒的時刻,在Sisi的人生中,Tod不斷呼喚Sisi放下一切來陪他,也不斷在她耳邊呢喃她真正愛的人其實不是Joseph而是他。

死神在全劇的角色吃重,不是因為它象徵死亡,而是因為…他象徵了Sisi的自由,Sisi熱愛自由,在遇到Joseph之前就是,儘管Joseph竭盡所能的給了她他所能給的最大自由,然而「皇后」的身分依然束縛住了Sisi的人生,Sisi對自由的要求太高,以至於她無法全心愛Joseph,為Joseph拋棄一切。劇中的Sisi與其說是在丈夫與死神之間掙扎徘徊,不如說是在皇后的身分與自己的自由間矛盾不已,Tod其實看得冷靜透徹,Sisi真正愛的其實是他,是自由,是她自己。



Sisi的人生是一場莫大的悲劇,她一直在追尋一些東西,但是卻也始終弄不清自己在追尋的究竟是什麼。當童話的愛情趨於粉碎時,Sisi堅定地唱出「Ich Gehoere Nur Mir」(我只屬於我自己),那個時候她要的是那份活出自己的人生;當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奪走時,她依然用這個曲調與丈夫進行談判;當她得到了兒子的教養權時,卻又毫不遲疑地扔下兒子四處出訪;當她成為了匈牙利的皇后,她得意的向死神宣告她的勝利,並且堅信自己已經開始熱愛生活,但是之後的日子卻是一次又一次不停的出訪和追尋……

數十年的光陰在她不斷的追尋中匆匆而過,她不想做丈夫的影子而想活出自己卻又茫然不知「自己」究竟是什麼。在尋尋覓覓中,光鮮的成功只帶來了她更深的失落,過於苛刻的要求將丈夫推離了自己身邊,盲目的追尋中葬送的是兒子的人生和生命。趴在愛子墓前痛哭的Sisi卻還沒有真正明白,就是因為她對自己的茫然讓她幾十年來聽不見兒子孤獨的呼喚,而親手造成了Rudolf絕望的自殺。



大陸網友喜歡《Elisabeth》,他們喜歡Sisi勇於活出自己追尋自由。

可是,卻沒有人能否認,Sisi的人生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悲劇,因為她不知道什麼是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自由。十多年走訪各國,從一開始的追尋自由,到最後漫無目的的茫然。年輕時,Tod多次的邀請都讓她狠狠的回絕,她不想背叛丈夫,更不想過早結束年輕的生命,有太多的東西她還沒找到也還沒經歷過,但到了晚年…當生命的目的最終仍是茫然時,Sisi疲憊而欣然地投入死神的懷抱,她依然在唱「Ich Gehoere Nur Mir」(我只屬於我自己),但她依舊不知道何為「自己」……



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人的一生,要追求的,又是什麼?

很多人告訴我,他們相信自己,要活出自己…但是,「自己」又是什麼?

Sisi很勇敢,她勇於反抗,勇於追尋~

但是…人若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再勇敢,也只是寫下一幕更悲壯的悲劇而已~

奧地利皇后Elisabeth的一生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看完《Elisabeth》,對這位奧地利皇后有同情有惋惜卻沒有批判~

故事到最後沒有結論,因為…Sisi這一生都沒有答案~

我很幸運,在十八歲那年有了答案,你,有嗎?



{###_angalagna/32764/1696996832.jpg_###}

圖片說明:Sisi與Joseph無望的愛情~

你很難說,這段悲劇的婚姻是因為Joseph的身分,或是因為Sisi的固執~

在我看來,Sisi從未認清婚姻的責任與為人妻母應有的犧牲~

婚姻,本來就是雙方彼此成全~

Sisi堅持做自己的勇氣固然可嘉,卻是婚姻生活中最不可取的自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