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

中文原創音樂劇 - 天堂邊緣的失落與圓滿

 http://news.gpwb.gov.tw/p/b_F0101/20141218/2341287.jpg


天堂邊緣,由天作之合劇團於10年前首演的中文原創音樂劇
敘述一個男孩幫助三個守護天使完成心願的故事
在三個守護天使彼此之間 以及與男孩的互動中, 穿插著親情愛情友情
使得整齣戲的氛圍充滿淡淡的感傷與滿滿的溫情



這齣音樂劇最讓我驚豔的是其作曲的成熟度
除了野玫瑰是採用現成的旋律, 其餘的原創音樂都出乎意料之外的好聽與恰到好處
作曲者冉天豪的目標很明顯在戲劇本身, 而並非試圖創作耳熟能詳的單曲
也因此, 整齣戲下來幾乎每一首歌都是在為戲劇本身服務, 劇情與詞曲融為一體, 呈現務實而不取巧的風格
此外, 每首曲子本身都有一定的難度, 獨唱曲旋律難度較高, 重唱曲合聲編寫優美豐富, 配上簡單的樂器與歌藝精湛的演員, 讓每一段旋律出來都像一幅濃墨重彩的畫作, 輕易帶領著觀眾的情緒跌入劇情當中
當整齣戲結束時看著謝幕, 真的很難相信其實現場只有五位演員與三位樂手, 就營造出如此豐厚的戲劇效果

演員, 也是另一個讓我刮目相看的因素
三位男生分別是稱職的男高 男中 男低音
兩位女生則是擁有美麗音色的女高和女中音
整齣戲的歌曲難度都不低, 但五位演員幾乎從頭到尾完美演出, 頓時讓我默默覺得台灣音樂劇最美好的聲音應該都在這個舞台上了吧!
程 伯仁身為名義上的男主角, 可惜真正能唱的機會並不多, 但也因此讓我對串場作用有點不明的"男孩看見野玫瑰"欲罷不能, 只為多聽聽這麼美好的男中音。演技上, 程伯仁的震宇巧妙融合了這個角色的天真與無奈, 開場與女友吵架的段落還有些狀況外, 但在下半場就相當入戲, 也讓我這個觀眾在下半場的融入程度要比上半場多得多
江翊睿的何智古靈精怪, 在上半場比較沉悶與停滯的鋪陳中, 他算是一個一開口就絕無冷場的調劑, 雖然開始時對於何智在歌唱表演或言語表達上的羞怯表現得不太夠明顯,在上半場能獨秀的機會也不多, 但在下半場一曲獨唱"把蠟燭吹滅"卻也已經足以震撼全場, 其細膩的演技與情感的把握度, 讓人不禁感嘆何智生前錯過了舞台的光影絕對不只是他個人的遺憾
張世珮的女高音在我這個從來對女聲充滿挑剔苛求的耳朵裡 宛若天籟,她的高音清亮而不刺耳,溫柔卻不費力, 在合聲中總能輕易獨占鰲頭。她的秀燕姐充滿母愛的光輝, 雖然上半場的某些情感表達或念白稍稍過猶不及, 但在離別那幕的情緒爆發依然相當賺人熱淚
趙 詠華算是這整場戲當中, 唯一一個有明顯突鎚的, 在演技上的把握也比較不夠自然一些, 大概是因為菲菲與本人的性格相差有點多, 在某些恰北北部份的表達就太著痕跡了些。但就聲音來說, 除了獨唱可能是受到情緒影響, 最後收音收得不夠完美之外, 整場的表現也已經足以讓我對這樣的一位流行歌手豎起大拇指。我常覺得已經成名的流行歌手能有實力與意願在音樂劇場被磨練, 就已經是相當值得肯定鼓勵的事了。
最後要談到全劇的演技大亮點黃浩詠所扮演的各個龍套, 下半場飾演余翔時短短幾句就讓人印象深刻的歌聲, 以及在飾演導演/清潔婦那讓人驚訝的演技收放, 黃浩詠無疑是全場最懂得掌控觀眾的演員, 在悲與喜的拿捏之間, 讓觀眾大笑之後有著更深刻的感受

舞台方面, 雖然我個人一直不喜歡舞台太過科技化, 但這次天堂邊緣的舞台卻讓我相當欣賞
基本上沒有所謂的換景換幕, 幾乎一景到底, 卻讓觀眾能夠輕易理解設定場景的不同
落地窗使用LED的設計, 在劇情與歌曲的襯托上恰到好處, 可以理解並欣賞這樣的使用, 而不至於覺得劇組偷懶或佈景陽春
尤其欣賞在何智被接走時出現在門後的那道樓梯, 很符合人們對天堂的想像, 在終曲拿出來用更讓整齣戲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最後要討論的,是本場演出我認為最為可惜的地方,劇本
上 半場整個劇本的節奏其實是有些拖踏的, 雖然我可以理解上半場基本的作用就是在鋪陳故事的背景以備下半場的高潮, 但諸如三位守護天使的絮叨, 來接人的公車天使冗長的開場白, 乃至秀燕與菲菲坐在椅子上的互相問候等等 其實都是可以精簡掉的段落(我還真的不相信他們三個綁在一起28年, 秀燕和菲菲會拖到最後24小時才開始聊對方的過去...)
上半場有太多地方, 故事沒有在轉動, 劇情沒有在推進, 太過日常瑣碎或莫名的對白, 平白讓這齣戲增添了某些鄉土劇的違和感, 以至於演員的表現也只能捉襟見肘, 整個舞台上就是呈現空轉的現象。其實以整齣戲的長度(七點半開演, 十點二十左右散場), 導演和編劇是絕對可以使用這些時間去豐富三個守護天使乃至主角震宇本人的深度,尤其菲菲對於自己的愛情只能不斷跳針"我想他應該已經忘記我了", 實在也太蒼白無力了點吧...
不過整體而言, 這種不必要的贅述到了下半場有很大的改進, 下半場節奏明快, 讓四位演員的演技能夠有更大的空間發揮轉換, 多少彌補了上半場的空洞不足


一齣音樂劇評論的最後, 不能免俗的, 要來分享我個人的感受
畢竟, 所有硬體軟體人員舞台就算全部完美, 一齣戲如果不能感動人, 就是枉然
人生在世, 遺憾或許天天都有, 無奈或許無處不在
我們或許像秀燕一樣沒有機會, 像何智一樣沒有勇氣, 像菲菲一樣太想當然爾
最終, 有很多的錯過, 並不是永遠有機會彌補的
其實, 整個劇本最有意思的是, 震宇好像幫助三人達成了生前的願望, 卻又好像沒有
余翔是否真的相信母親愛他想他 那樣的一個擁抱到底有幾分真實?
在舞台上的蠟燭, 究竟是震宇唱的, 還是何智唱的, 那樣的一份驚豔與欣賞 究竟是屬於誰的?
菲菲知道了喜歡的人也是喜歡她的, 但卻已經是生死永隔的錯過了, 這樣的知道, 又還有多少意義?

故事的最後, 我最感動, 也覺得最有意義的, 其實是震宇的改變
他對女友重新的重視, 對工作重新調整步調, 對母親重新開啟了和解的契機
其實只有活著, 一切才有可能彌補
震宇打開母親的禮物, 代表著無論過去如何, 未來的一切都還有可能改變
和解或許需要跨過內心許多的傷痛與怯懦, 但愛與寬恕, 讓我們還有可能去珍惜生命中的人事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