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angalagna/6/1137097144.jpg_###}
今天是2006年1月9日~歷史性的一刻!
今天是歌劇魅影在百老匯風光破紀錄的時刻!
歌劇魅影在倫敦轟動首演至今已18個年頭,是安德魯洛伊韋伯最賣座的作品之一,今日風光成為全球上演最多場的音樂劇,而在此之前這項紀錄的保持人是安德魯的另一作品"貓"~
在歐洲還正流行著歌劇的四十年前,流行歌劇POP-OPERA(也就是今日所稱的音樂劇~)雖然已經登上舞台六十多年(從在美國出現算起),卻為大多傳統人士所輕視~
畢竟,到今天我們還是必須承認,歌劇的等級層次仍然是比音樂劇要高得多,比音樂劇更為藝術,也不用像音樂劇這般顧及商業利益而放棄藝術層次~
但高雅的東西畢竟曲高和寡,以歌劇為數百年音樂藝術主體的歐洲尚且如此,更別提其他種族語系的人民會對此有興趣~
於是1982年安德魯洛伊韋伯與劇場沙皇卡麥隆麥金塔首次合作打造出的作品"貓",揭開了近代豪華音樂劇的序幕~
"貓"在音樂劇史上無疑是個特殊的里程碑,標誌著搖滾與豪華聲光效果的出現~
從1982年在百老匯上檔,到2003年下檔(話說2003還真不是什麼好年份,受到911影響,波及了美國的觀光業,也順勢拖垮了"貓"和"悲慘世界"),21年來總計演出7485場,創下音樂劇史上最長青的紀錄,也為當年白手起家的安德魯和卡麥隆賺進大筆財富~
(安德魯在美國的三家音樂劇院,卡麥隆在英國倫敦西區的七家音樂劇院,都是以"貓"為基礎賺進來的豐厚利潤~)
更順勢帶起了英國的音樂劇風潮,使英國成為音樂劇的重鎮,為此,安德魯和卡麥隆還受英國皇室授以伯爵的爵位,以表彰他們對音樂劇的貢獻~
凡此種種,注定了"貓"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安德魯曾對人言,再不會有能與"貓"並駕齊驅的音樂劇了~
這句話,在今天終於被打破~
"歌劇魅影"1986年十月由麥可克勞佛和莎拉布萊曼擔綱在倫敦轟動首演,1988年1月26日隆重登陸美國百老匯,至今上演18年,其演出場次已打破了"貓"上演21年的紀錄~
在韋伯寫給台灣觀眾的信中,他終於承認,歌劇魅影是部超越前人的音樂劇,而且相較於"貓"在2003年下檔時已呈現的虛弱票房,歌魅至今無論在美國或英國仍是一票難求,未來的潛力仍是無法預期~
好玩的是,連安德魯洛伊韋伯自己都無法解釋為什麼歌劇魅影可以這樣受歡迎,只能笑稱~"如果我知道為什麼那就好了,這樣我就可以再寫一部一樣轟動的音樂劇啊!"實際上~安德魯不只一次對歌魅的魅力表示吃驚,曾對媒體說他不懂為什麼有人能花大錢進劇院看了十幾次的魅影而不感到厭倦~
其實,歌魅乃至於安德魯的作品風格在音樂劇界都是飽受爭議的~
長久以來,安德魯的作品給正統樂評人的感覺相當一致---譁眾取寵有餘,藝術成分不足~
無數的樂評說過~安德魯的作品中,每當面臨藝術與商業的抉擇時,他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商業~
這個評論我是沒辦法表示什麼意見的,因為我實在是聽不出來一首歌還可以有商業和藝術的不同喔???@_@
不過....其實用比較淺顯的說法就是---韋伯的音樂都是聽不到三遍便能記住旋律,很快就能琅琅上口,顯然,韋伯的曲風相當偏向於流行歌路線,只考慮到歌曲是否能發成單曲再賺一筆,而不考慮此曲對於整齣戲的連貫性,同樣的風格在"貓"及"萬世巨星"等韋伯的成名作品中都一再出現~
然而批評歸批評,大家必須承認的是歌魅的商機無限,歌魅的票房無限,甚至沒有人可以否認歌魅在整個舞台效果上的創新大膽~(不是每個人都有膽量把一噸重的水晶弔燈甩來甩去的~)
或許,不要單從音樂角度,而從整體配備來看,史上第一,歌劇魅影當之無愧!
如今百老匯史上的排名,以壽命來看,歌劇魅影已躍升第一,"貓"排名第二,同是2003下檔的"悲慘世界"排名第三~
但若以音樂劇史上的四大名劇來看,悲慘世界無疑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其劇情的深度、歌曲的譜寫再再顯示了它非凡的歷史地位,從1985在倫敦首演至今被翻譯成21個國家的語言,如今全世界還有12個國家在上映,這是其他三部所無法比擬的~
不過拿劇情來比歌魅和"悲慘世界"實在是不公平,好歹人家雨果也是法國大文豪嘛!
在歌劇魅影締造歷史紀錄的今天~
通過音樂劇歷史的發展,而知歌魅之成功絕非偶然,有當年安德魯用心的率團隊實地考查巴黎歌劇院,才有了今日炫目的舞台效果~
神秘巴黎歌劇院裡的愛情故事還能創下什麼樣的神話佳績?2006年,台灣劇迷與世界觀眾一起拭目以待!
幾個歌劇魅影相關的統計數字~
上演第7486場的歌劇魅影,18年來總計---
用掉乾冰300萬英鎊(1300噸)
開槍特效的火藥超過150萬加崙(570萬公升)
主角幽靈划船穿過濃霧至他的藏身處約15,000次
用掉了7,486組泡沫乳膠製面膜,還有特別訂做的半臉面具
(不要怪我給這種怪怪的資料,話說"悲慘世界"下檔時他們還統計百老匯的旋轉舞台為"悲慘世界"總共轉了兩萬次....第兩萬次就是下檔那場的最後一轉~還特別為此慶祝勒...@_@)
另外是較為正常的統計數字---
1988年七座東尼獎(音樂劇界的奧斯卡)---最佳音樂劇、男主角、女配角、導演、佈景、服裝、燈光
1988年六座Drama Desk Awards---傑出男主角、導演、作曲、編曲、佈景服裝設計、燈光
1988年兩座奧立佛獎---最佳音樂劇與最佳男主角
在百老匯看過的觀眾將近1,100萬人
在百老匯的門票總收入約6億美金
全世界看過現場演出的觀眾達八千萬人
全世界票房總收入為32億美元
{###_angalagna/6/1137096984.jpg_###}
圖片附註:第一張是第7486場謝幕後,現任魅影Howard率領18年來歷任在百老匯的這個舞台上演出過的魅影戴著半臉面具上台(只在外地演出的不算喔~所以Colm還沒資格參加這場盛會呢!因為他當年演得是多倫多劇組版~),然後將面具取下致謝,眾人難得一窺面具下的廬山真面目,突然發現歷代魅影都是帥哥啊~~~還有後排把面具拿最高的那個便是此次來台的Brad Little~
第二張是歷任Christin出場,令人疑惑的是~從頭到尾沒有人解釋為什麼首演女主角莎拉布萊曼缺席,理論上這部戲應該是她人生的重要里程碑啊~沒有歌劇魅影就沒有今日的歌劇界美聲天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