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angalagna/32764/1697009978.jpg_###}
原諒我只能先寫個大概而已,我想如果我想要真正弄清楚這整張下來到底mur了哪些東西只怕沒個一年半載是不可能的,大家先幫我祈禱能找到整張的歌詞吧,這樣或許會容易一點……。
Alone Together---Michael Ball Live at the Donmar,一個位在Leicester Square station旁邊的劇院(也位在哈利波特中斜角巷的入口旁邊),一場傳說已久的演唱會,各方評價之高,看著球迷們從不習慣到讚不絕口,看著劇評界沸騰般的討論,從我才初識Michael Ball就對這場演唱會好奇不已,究竟什麼叫做「截然不同」的Michael Ball? 究竟什麼叫做「令人無法跟Marius, Raoul, Alex聯想起來」的Michael Ball? 直到我成為球迷,我還是無法想像,那個在舞台上永遠陽光無比又唱又跳的球球,怎麼可能是他們口中那個陰沉、憂鬱、狂躁、黑暗的人呢?
與其說這是場演唱會,不如說這是一場戲,只是這是由Michael Ball一個人+一架鋼琴演出的show,One Man Show最過癮的大概就是看一個演員如何在一個半小時中只靠自己把整個場子撐起來,沒有舞台佈景,沒有合聲襯托,沒有服裝輔助,更沒有樂團幫你烘托氣氛,全場氛圍完全掌握在你手中,你的聲音、表情、肢體語言就是全部的道具。我全然相信,One Man Show是給粉絲最好的禮物,沒有任何的干擾,只有演員自己與觀眾;我也相信,One Man Show是對演員最殘酷的挑戰,沒有任何東西能幫你掩飾,歌聲與演技,就這麼赤裸裸的全然攤在台前,讓觀眾們評說。
嚴格說起來這並不是我接觸的第一場One Man Show,早在一年多前另一位LM十週年演員Philip Quast在同一場地舉行的相同性質演出就被我好好的拿出來從頭評到尾,遺憾的是PQ只將這場演出節錄部分收錄成專輯,這也是PQ至今唯一一張個人專輯。所以我對這樣的演出形式有個基本的概念,只是我沒有想到的是,球這傢伙要嘛不做,要嘛就做到最極端,PQ的選曲基本還算耳熟能詳,中間的串場和某些曲目也不乏輕鬆俏皮的段落,平時陽光開朗的球寶貝在選曲上卻刻意避開大眾熟知的音樂劇曲目(聽說其實英國人都知道…只有我不知道!?),就算用也盡量變調得不成樣子,某些原本亮麗溫和的曲子也被改得陰沉黯淡,總之就是竭盡所能往小調發展,讓我在開場第一二首曲子時腦子停擺了好一陣子……。
在服裝上,這是我頭一回看到球在個人的公開演出中不是西裝筆挺的亮相,上半身固然是西裝配襯衫,下半身卻是牛仔褲,再加上剛剪過的頭髮(well~他每次剛剪頭髮看起來都有點呆@@),自然隨意的形象躍然而出,一出場就提著水罐和毛巾,隨意地點燃一根菸邊抽邊唱,無怪乎有人要分不出球究竟是在演戲還是自述...
這場show分為兩幕,共採用六十多首曲子,其中33首融合成一首十多分鐘的Medley放在第二幕作為開場曲,球在專訪中提到,這是全劇中他最喜愛的部分,快速流動的鋼琴旋律,激昂的情感奔放,大起大落的情緒轉換,再加上跟隨鋼琴而密度極高的歌詞,對球的唱功、演技、聲音、體力……還有「記性」都是極為嚴苛的挑戰,專訪中提到,球拿到歌詞已經是演出前兩週的事了,到底他是怎麼吞了這些歌詞的真是一個謎,以這首曲子的速度基本是沒得忘詞的,一旦中間出紕漏根本搞不清要回到哪個段落去,當年連「Love Changes Everything」都能忘詞的人卻硬生生的在兩週內吃下這首曲子,實在是…匪夷所思…。
其餘歌曲比較多選自Sondheim和R&H的作品,但是統統都是我沒聽過的,或者是就算聽過經球這麼一攪和也聽不太出來了,比較認得的只有第一幕的「Give A Whistle」和「I’ve Got No Strings」,兩者皆出自迪士尼的《木偶奇遇記》,這可是我從小聽到大的曲子,球再怎麼把他們改得面目全非我還是認得的,這次參與選曲的三人中一定有人是Disney fans,不然怎麼會把這種兒歌拿出來用呢?
第二幕的Medley搞了半天我只認得出那句「Love Changes Everything」的變奏,一大串聽都沒聽過的音樂裡突然冒出這一句還滿讓人噴飯的,至於另一首「Life on Mars」會認得則是因為這首歌四年後被收進了球2005的專輯「The Music」中。
很明顯的感受到,球不但在當下挑選自己從未唱過的曲子,即使在事後也始終盡力避免碰觸這些歌曲(對一個幾乎每年都要發行專輯+辦演唱會的人來說這並不容易),使得新舊任球迷在聽這場演出時都充滿了驚奇,至此我也不再苛責他在07年之後演唱會上始終無新意的缺點了,這兩年他是真的太忙於Hairspray的演出才沒功夫去排練新曲子,倒也不是真的那麼不用心。
整場show講述的是一個音樂劇演員的內心故事,上台的不知所措,過往曾有過的各種關係與愛恨,以及在面對工作時心裡的掙扎與痛楚。球在專訪中特別強調,這只是個‘Performance’,並不完全等於他個人的所有際遇,然而其中還是有很大成份的心理狀態是很相近的,儘管我不可能每個細節都聽得懂,但是還是有幾個大段落緊緊抓住我的心,例如第一幕結束前的「There is No Business Like Show Business」、描述主角對父母心碎的「Mother」等等。球刻意在整場演出中一句話都不說,純粹以歌詞串接成一個人的內心片段(苦了我們這些聽英文歌詞常常一知半解的人),與平日俏皮而話多的性格截然相反,我都不知道他要花多大的力氣才能克制住自己不要在觀眾起立的歡呼掌聲中微笑說話。
{###_angalagna/32764/1697009979.jpg_###}
在聲音的表現上,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都覺得One Man Show很適合男演員展現中低音域的功力,不過也可能是因為我聽的這兩人,一個是標準的男中音,另一個則是音域在男中與男高間游走的尷尬小子,所以才會覺得這個音域的表現特別突出吧
球在整場的演出中不乏有快速旋律下的八度大跳出現,從充滿魅惑的中低音域一下衝到高音頂住飆長音,這份過癮真不是一般演出中所能體驗到的,雖然在這樣的場子這樣的氛圍下一般很難專心focus在他的聲音上(注意力都被演技搶走了@@),而且球在2001年的聲音狀況始終不如2007年戒菸後的柔亮飽滿,但偶爾從他的情緒中跳出來,閉眼專心聆聽他在聲音與氣息上的掌控仍是相當叫人驚艷的!
{###_angalagna/32764/1697009977.jpg_###}
有人說,以前從不認為Michael是個好演員,看完了這場show後終於願意承認球的精湛演技不容小覷
或許對我來說,也有這樣的情緒在,無論是Hairspray的Edna或各場演唱會中的球,我都知道那些是他的本色演出,儘管Edna恰到好處的分寸拿捏已經讓我讚嘆無以,但多少仍會覺得球本人性格的溫暖可愛本來就讓他能很貼近這個好媽媽角色,雖然不至於認為他的演技有多差,但總帶著一點保留的態度,至少我不認為他能演出與自己性格截然相反的角色。
《Alone Together》令我全然改觀,原來這麼多年下來我們常常忘記球本身是出身戲劇學校的,如果真的要做,他的陰暗與爆發力不輸任何一個演技派演員,可愛的小酒窩並不影響他渾身散發出的憂鬱氣息,看到中間時我幾度懷疑自己眼前這人到底是誰,一個暴躁而冷傲的少年躍然於眼前,令人心碎,令人同情,也令人害怕
或許桑爺爺就是看了球的這場演出,才決定讓他來演Sweeney Todd的(我亂猜的啦~)
{###_angalagna/32764/1697009980.jpg_###}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Donmar的舞台,在聽PQ的專輯時就聽得出來不大,但我從來沒想過原來這麼小...@@
Donmar整個舞台的面積大約只有國家演奏廳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由於不需要樂池,觀眾席就緊貼著舞台邊緣,第一排觀眾甚至可以將水瓶之類的東西放在舞台上,乍看之下觀眾好像是坐在舞台上圍繞著球的
其實這就是one man show最理想的場地大小,當球的Alone Together在倫敦引起轟動時曾經有人邀請他移往更大的劇院演出,讓更多觀眾可以看到他精采的獨角戲(就是可以賣出更多票的意思啦),但是球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予以拒絕,在他眼裡看來整場演出最重要的就是與觀眾面對面極其貼近的互動,大場地會犧牲掉這齣戲最精髓的部分
基本上我看到Donmar舞台的第一個感想就是---啊!原來裡面長這樣!我當時真應該走進去看莎翁的《Twelfth Night》的啦!!!還有Judy Dench耶!(呃~算了~這不是重點@@)
以前我以為《Alone Together》是個只有球迷才能夠觸碰的東西,畢竟若是不迷這人,誰有耐性看你耍一個半小時的憂鬱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已經對球讚嘆許久,甚至在跨入球迷的領域之後,我對這張DVD依然望之卻步
這次請Lyra無論如何希望能幫我帶回這張,也是因為自忖與球培養了這半年的感情,對他的每個部分都深深著迷,應該已經發展到可以開心接受他的另一面了吧
其實後來才發現,很多對這場演出讚嘆不已的人都不是球粉絲,球在這裡用演技說故事,他的優秀讓死忠球迷也能暫時跳出對他的盲目崇拜,以全新的眼光審視這個站在Donmar舞台上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