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北平無戰事】- 人物群像雜感

寫在之前的話...

我知道最近有些人開始轉貼這裡的一些電視劇評論到不同地方
有的有經過我同意,但更多沒有
本人很感謝大家的厚愛,但沒有經過我同意的,我看到了,不說不代表我不介意
尤其是百度的琅琊榜電視劇吧,你們轉我貼過PTT的文章還有點道理,直接來我這個blog拿走我的東西還要去評論我的政治正不正確,甚至隨意刪減你們不喜歡的部分,我就真的非常火大了
這裡的東西本來就只是寫給自己看而不是寫給中國人看的,我知道兩岸很多東西立場不同,也不會無聊到去挑釁你們,有來問過我的都知道我不會不同意在對岸刊登所需要做的刪減,但從轉貼到刪減都沒有問過原作者意見的那群人,你們憑什麼這麼囂張?!

【北平無戰事】相比於【琅琊榜】或【偽裝者】只會是更敏感、分歧更大的主題
所以我要事先聲明以下文章一律不接受任意轉貼或轉載,有意者請先私訊洽詢,中國自稱禮儀之邦,明知故犯的瓢竊者還請自重
-------------------------------------------------------------------


【北平】 EP20 - 悼崔中石

聽說崔中石的真正意義要全片看完後才能明白
雖然這個人物直接死在了20集,而後面還有33集...
比起阿共那邊看這個角色,我想台灣人看這樣的人物感受會更複雜
儘管KMT腐爛到骨子裡是事實,但我也不想隨意高歌阿共為英雄
劉和平想要這片兩岸三地都能看,很重要的一個點是,一個人物的壯烈,不應該是因為他的立場,而是因為他的為人
作為一個從偽裝者看回來的人
我會覺得,李雪導演最後暗示明台就是崔中石,其實有他的想法在,而不僅僅只是為了彩蛋譁眾取寵
崔叔身上有大哥明樓的影子,只是沒那麼強大,更溫文,更內斂,或許,也多了一些任性與自私...
我想,如果想過明台真正成熟長大後會是什麼樣子,大概就是崔叔這樣吧...歲月洗去了少年氣,卻洗不去一個人的智慧與風骨
北平的開篇是一片烏煙瘴氣
曾可達的算計,徐鐵英的汙穢,馬漢山的猥瑣
方孟敖的自以為瀟灑,梁經綸的愚忠,謝培東的冷眼旁觀
這是一片陽剛男人在權位與職場中的面面觀
而崔中石,他像一股暖流,緩緩滑進南京,雲淡風輕,卻運籌帷幄
北平分行金庫副主任,他站著尷尬的位置,做著尷尬的事,溫柔淡然,卻在必要時也能成為一柄出鞘的利劍,鋒芒畢露,劍指敵手,有去無回
這樣一個男人,最後用這樣的方式結束,也是自己選擇的
骯髒帳做了三年,還差這一次?
但就在這最後一次,峰迴路轉,他遂了真心,順了時局,推波了一手培養的方孟敖,逃避了自己不想要的結局
各方都在拼命保他,也沒有人能明著殺他,但本人卻已了無生趣
最後這一擊真的很像小殊,做回了自己,他說,看著徐鐵英為那20%股份痛心疾首的樣子,可真是痛快
相信在天上的崔叔,看著因自己而終於堅定的方孟敖,會更加欣慰
英雄莫道出處,特工莫問歸路
明樓還有阿誠,明台還有兄姐,崔中石卻連妻子兒女都不是真愛
德勝門的約定,早已註定空許
這一放手,他為了阿共,做了小蔣的棋,救了百姓,才發現原來在那個時代,反腐與反共,本就互相矛盾
演員祖峰的表演,堪稱完美
君子如玉,細緻淡然
他沒有很多的戲份,沒有很炫目的台詞,沒有很好看的外表,沒有很帥氣的打扮
但他就站在那裏,微微一抬眼,嘴角微揚,就是能讓你知道,為什麼孟敖孟韋都在他身上尋到失去的溫暖
明明老謀深算,卻又有著青澀的真實無措
與徐鐵英的那一場審訊戲堪稱登峰造極,陳寶國氣場全開,祖峰卻眉眼未動,輕輕兩句話,那份狼狽中的優越,拿捏得竟如此恰到好處
這就是我說過的,胡歌和凱凱的演技中都還缺少的那份從歲月而來的穩重自信,只有當你自信,才能夠在無聲中勝有聲,才能夠以不變應萬變,才能十分力道收在心裡,打出兩分力道來卻讓觀者領悟到八分
致敬崔中石,那個時代下成全自己也成就理想的歸宿
致敬祖峰,在七大影帝環伺下,硬是奪去眾人目光,用這個角色的魅力,也用他對這個角色的深刻理解
北平無戰事,其實我想不出要推薦給身邊的誰....
感覺身邊不會有人喜歡這種片,幾乎沒有溫馨,沒有賣腐,也沒有任何娛樂的成分在,那麼純粹而厚重的男人政治戲,又是一段那麼爭議而複雜的近代史
但或許現在的台灣人還是很幸運,我們有機會用完全相反的角度去檢驗我們被教育的那段歷史,然後得出我們自己的觀點
而且其實講白一點,國共內戰那段,我們本不該有任何立場,一邊是被教育塑造的敵人,另一邊是拿著屠刀教育我們的政權
阿共那邊拍得好的國共片,至少給我們一個機會,跳出威權教育的框架,還我們一張白紙的中肯視野去看那樣一個悲歌般的時代
-------------------------------------------------------------------------

【北平無戰事】裡有一個真正的孤臣孽子
不是方孟敖,而是從未真正出場的蔣經國
蔣經國領導的鐵血救國會,代表了KMT新生代的最後掙扎
然而"南京一號專線"永遠高於"二號專線"的事實,繼戊戌變法後再度證明由上而下的改革在中國人這裡永遠行不通
"一手堅決反共,一手堅決反腐,一次革命,兩面作戰"
其實小蔣這盤棋下得絕妙
利用阿共,打擊KMT內部的貪腐
又利用KMT的老派勢力查清共匪嫌疑人的底細
巧妙掌握年輕人熱血反叛的特質,剷除KMT盤根錯結的利益劃分
【北平無戰事】是一段太錯綜複雜的鬥爭,KMT用阿共的口號反將阿共一軍,阿共不能明刀明槍回擊的同時又要利用KMT用人策略的矛盾,KMT自己內部又劃分成太子派、李宗仁派和黃埔總統派,而在北平的這群人有的為個人孤憤,有的為信仰獻身,卻也有的在為自己的江湖道義或妻小利益而不斷轉換立場
這是一盤太大的棋,而幣制改革是一根太過天真的救命稻草,已經被掏空的央行,如何能靠印鈔票就挽回國家經濟
"KMT不是沒有人努力救國,而是比起救國有更多人榮身自肥"
在阿共拍的戲裡聽到這句話,會知道這是真正持平中正之論
【北平】的格局很大,編劇劉和平毫不諱言現在已經到了應該重新定義蔣經國的時候,沒有人會從一開始就為了流亡台灣而掏空在大陸的身家,幣制改革的本意是有理想性的,可惜現實不容理想
【北平】的格局卻還是很小,或許是劉和平自己也身在局中,阿共嘴裡掛著我黨,KMT口中不離黨國...原來"民主"二字從1912到1949年,從來就沒在任何一個中國人的心裡存在過
所以影片下面笑問崔中石用命換來了一個更貪腐的黨不是戲言,所以KMT在台灣再度走到了山窮水盡民心盡失
民國37-38年,是一個動亂的時代
站在今天的角度回首那個時代的悲歡離合只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 - 理想會被扭曲,口號總是虛假
誠如我們知道【偽裝者】樓誠活下來的結局會是什麼
我們也心知肚明【北平】崔中石的犧牲究竟值不值
西方的民主從結構上就告訴我們: 永遠不要相信人
這個世界不存在救世主,政治上更不會有什麼聖君出世
只有制度能撐起一個國家,盲目的忠誠熱血與個人崇拜終將催生禍國殃民的強人政權
-------------------------------------------------------------------------

【北平】 EP41-42 木蘭之死

雖然過去40集我真的超級討厭謝木蘭這個沒腦又沒長眼睛的白目少女,但當這朵木蘭花謝幕時,我終於懂了編劇為何說木蘭是這個錯綜複雜故事裡的一朵白玫瑰……
19歲的女孩,我們能要求什麼?哪個少女不懷春,我們自己19歲的時候又能聰明到哪裡去?(唉,突然想到自己十八九歲的黑歷史了) 她最多就錯在懷春卻瞎眼沒看上帥凱凱(不對)
槍響的那刻,才驟然明白該怪的怎麼會是十九年華的少女,真正錯的,是為師不尊的禽獸梁經綸,是腐敗到泯滅人性的徐鐵英,是綜覽大局不擇手段的蔣經國,無論多麼光輝的說詞,都不是下這種毒手的理由! 一群還來不及認識這個世界有多黑暗的孩子,就這樣一舉被世界最深的黑暗吞滅……
木蘭之死,拍得極其詩意,沒有太多著墨於刑場的淒厲,當鮮血飛濺時,鏡頭很快轉到了萬鳥空山,飛越整個西山監獄的畫面,配上木蘭最後一刻吟誦的朱自清的雪朝所改編的插曲,結合時代悲劇也結合人物意象,如此內斂,卻又如此哀惋淒涼,孔笙導演真的很擅長用象徵的手法營造這種餘韻不絕的死別,與琅琊榜的小殊之死僅拍攝飛揚的紅絹一樣,不見屍身,卻更加斷腸
(這是孔導最厲害的地方,李雪單飛就拍不出這種意境,偽裝者大姐之死根本是一場灑狗血的鬧劇)
亂世之下,焉有完卵? 我們笑木蘭太白目天真,但歷史告訴我們,那些萬般算計的飽學之士又何嘗不天真?
木蘭之死的後座力被導演用很細膩隱晦的手法呈現,梁經綸沾滿鮮血的雙手捧起小蔣的電話,謝老聽著謊言時看見窗外的白鴿,孝鈺與孟敖望著木蘭房間亂世佳人的海報
一個純真生命的殞落,大雨能沖下梁經綸臉上的鮮血,卻洗不盡成人世界的汙穢骯髒……
Btw 這裡絕對要稱讚倪大紅出神入化的演技,沒掉一滴眼淚,卻把一個年邁父親失去獨女的悲痛化在不言中
-------------------------------------------------------------------

【北平】EP44 梁經綸 - 知我 罪我 惟其春秋

Ep41-43用了三集大篇幅描繪木蘭之死
Ep44卻以一集之力迅速翻盤了害死木蘭的最直接元凶---梁經綸
雖然影帝廖凡的氣質跟這個人物本身格格不入,導致前三分之二梁經綸這條線都異常尷尬,然而當脫去了男女感情線,廖凡的演技依然成功塑造了這個難辨忠奸的角色(跪求山影以後別再碰愛情,你們不會拍就別拍了啊啊啊 我現在無比擔心蝸牛啊喵)
梁經綸從出場就極其陰鬱,這位雙面間諜看似深不可測,最終原來不過是以國士之志報國士之禮而已。
"我選擇了不能再選擇",甫出場的這句話放到結尾來看才真正懂這中間的無奈痛苦。於是他不能回應孝鈺,也無力挽救木蘭,他以老師的優越誘拐女學生以成其政治目的,最後終於在恩師面前坦白時,透過何其滄對幣制改革不得不為虎作倀的感嘆呼應,梁經綸一句"知我 罪我 惟其春秋",似乎解釋了所有事情,卻也使所有事情的解釋都失去意義
"擔當生前事,何計身後名",這是老版三國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詞,但是春秋又該如何論定?
北平的群像圖豐滿而成功地塑造了那個混亂的時代中,每一個有選擇沒選擇被選擇的人所面對錯綜複雜的立場,權謀與命運。好與壞,當代說不清,近代說不清,我們又如何能寄望史書最後說得清?
寧作太平犬,毋作亂世人
或許是這段歷史所能帶給我們最真實的感慨
-----------------------------------------------------------
【北平】EP52 曾可達

"直如弦 死道邊 曲如鈎 反封侯" - 語出【後漢書】
這是梁經綸痛陳KMT是如何讓財團與世族瓜分百姓的活命之糧後,作為上級的曾可達說出的唯一一段內心話,王副官答得出出自【後漢書】,卻答不出是誰說的....
沒有誰說的,這句話在【後漢書】裡是一段民間歌謠,曾可達故意問了出處,意在點出這個道理,人盡皆知
最後,這句話也成了曾可達結局的最佳寫照
董勇所飾演的曾可達,是【北平】的重要線索人物之一,從開篇到終局,大約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講電話,電話的那頭是南京二號專線,曾可達是小蔣在北平的代言人,起碼到最後一通電話之前都是代言人....某程度來說,他代替了不方便出場的蔣經國,而更難得的是,這個角色卻沒有因此失去屬於他自己的靈魂...
正直、忠勇、清廉、自制而頗有謀略,這是曾可達給人最初的印象
但隨著劇情推進,曾可達的矛盾卻也慢慢浮現....小蔣本身就是戴著鐐銬跳舞的奮力一搏,他手下的曾可達就更加掣肘
北平查貪,碰上孔宋家族,無功而返
北平反共,遇上小蔣的孔雀東南飛,再度鎩羽而歸
不知變通是他的缺點,凡事請示是他的愚忠
三個月在北平的時間,誰都比他大,誰上頭都有人,軍統中統攪成一鍋,軍方黨部老氣橫秋,最後貪腐沒查到,共黨四處竄,學潮終失控,一堆不該死的死了,一堆該死的仍舊作威作福,註定失敗的幣制改革廢了,一個滿腔熱血的人,最後卻成了KMT掠奪百姓最後一點黃金白銀的幫兇
機場道路邊的舉槍,是這個人物的必然結局...
說曾可達滿腔理想錯付,我並不贊同
歷史證明阿共比KMT好不到哪裡去,那個時代的悲傷,是無論將理想放在誰身上都是錯,因為"有理想"本身就是一個悲劇
小蔣給不了曾可達的,阿共同樣也給不了他,方家遠撤台北看來悲傷,但我們都知道這些人來了台灣不過繼續作威作福掠奪台灣人,結局怎樣都不算太壞;真正讓人擔心的反而是留下的謝老在文革中會有怎樣的結局....或許到最後只能長嘆一聲,徐鐵英這種人十足令人不屑,卻終究才是真正不傷心不傷情的贏家
死在道邊的曾可達,代表了KMT最後一抹理想的逝去
也不斷證實了,在KMT這個盤根錯節的腐敗黨國體制裡,所有的改革,所有的理想,都是一紙空談,都是唐吉訶德的風車
七十年前如此,七十年後的KMT,似乎依然如是
---------------------------------------------------------
【北平】方孟韋 - 亂世中的一縷清明

【北平】一群老戲骨中唯二重要的青年角色,一個是徐鐵英的秘書孫小蜜,另一位就是與孫小蜜的演員為中戲同期同班同學,王凱所飾演的方孟韋
孟韋的戲分不多,但極其吃香,年少衝動,卻又溫柔靈透
他是全劇最先明言指出KMT自取滅亡的人物,獨闖五人調查小組的酣暢淋漓、殺進西山監獄質問馬漢山和徐鐵英的尖銳悲憤、衝進警備司令部為木蘭之死揍了孫小蜜刮了徐鐵英的大快人心...
孟韋的每次出場,看似鬧場,實則救場,進退有據,有情有義也有風骨,於公於私,他都當得起父親方步亭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評價
他知道崔中石是阿共,也知道謝培東是阿共,但這都不影響他對人的判斷,在這個人人都有好幾副面具的戰場中,只有孟韋忠於本心,清澈見底,心中自有一把尺,默默無語,卻看透一切
照顧崔叔妻小至香港,是編劇給這位白月光最大的溫柔,也是【北平】這齣殘酷的戲裡,所能給觀眾的最大安慰
演員王凱在有限的戲分裡,幾乎都是直面老戲骨,進組第一場就是槍指陳寶國,更別提後來在四位影帝面前一長段台詞現場收音一鏡到底一條過,以及多場與倪大紅、王慶祥等人的同台對戲,這位年輕的演員表現無法說完美,卻至少做到了不卑不亢
王凱與孫之鴻這兩位後起之秀在【北平】的表現,著實又替中央戲劇學院的名聲加了錦上添花的一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