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Hi Mamma Mia---毀譽參半的電影版...

{###_angalagna/32764/1697017091.jpg_###}

倫敦的《媽媽咪呀》劇院,位於萊斯特廣場正中央,也就是整個西區的中心地帶,我幾乎每天都在Leciester square站下車,去對面的官方半票亭買票,再到旁邊的肯德基吃1.99鎊雞排堡充飢,最後悠悠哉哉的晃到該去的劇院~~~

也就是說其實我每天經過這裡,但是從來沒真正踏進去過....



著名音樂劇拍成電影,永遠都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儘管Hugh Jackman在今年奧斯卡高呼"Musical is back!"實在令音樂劇迷們熱血沸騰

但無可否認的,幾十年下來真正永垂不朽的音樂劇改編電影,大概只有《真善美》與《阿根廷別為我哭泣》能算在名單內



今年,倫敦媽媽咪呀歡慶十週年

今年,也是媽媽咪呀國際巡演團二度來台

由於被某團長的不負責任言論所害,導致本人去年在倫敦的21天裡天天過門不入(她的劇院可以不要在那麼核心的地方嗎@@)

回來後又被某團長拖著一起買了票(唉~我怎麼這麼沒原則啊...)

不得已之下只好把罪魁禍首抓來強迫他幫我做功課,順利借到電影版來預習一下



坦白說,當初在去倫敦的飛機上,電影版前三首歌真是讓我飽受驚嚇...

ABBA的音樂毫無意外的令人讚賞,但是電影的場景安排簡直令人不敢恭維

這次乖乖看完全劇,倒是有了不太一樣的感覺,甚至能讓我有再看一遍的動力

或許我對抒情曲的接受度還是比較高的吧~



以劇情來說,這是我第一次認真了解了Mamma Mia的劇情

我要大聲宣布---來自英國的作品就是不一樣啊!!!!!!

同樣是以歌舞場面為主要內容的娛樂性音樂劇,美國的Hairspray膚淺至極,英國的Mamma Mia卻能用輕鬆的態度去闡述一個溫馨感人,字裡行間帶著豐富人生領悟的故事

我原本的預期是,這是一個純歡樂的音樂劇

我試著告訴自己,不要太認真看待,不要抱有期待,就是看一場笑一場就行了

但出乎意料的,母女對唱的"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簡直催淚到翻,害我躲在沙發上大哭....@@

"The Winner Takes It All"更是有著成年人回首過往的哀傷絕望,一種笑看人生的無奈,荒唐之後的空虛,不知怎地...居然超有共鳴...(我才幾歲啊@@)

雖然最後仍是Happy Ending

雖然最後結局還是難免有點童話有點理想

但我在許多英國作品中看到同樣的特質---

若以悲劇結束,收尾處絕對不會只有絕望

若是個喜劇,也絕對不會只給予不切實際的童話

Mamma Mia是個關於尋找自我,勇於追尋夢想的故事,有年輕人的青春活力,也有中年人的自我定位,每個年齡層的人都能在劇中找到自己



音樂方面,ABBA的音樂連我這個80年代中後期才出生的小朋友都耳熟能詳(在我出生前他們就解散了說~@@)

儘管我個人對快歌的接受度極低,但是ABBA的詞曲活潑開放卻不淪於下流,俏皮當中帶著點滴浪漫,實在是少見的精品佳作

抒情曲更是了不得,歌詞精練,涵義悠遠,這樣的流行團體難怪會有人想幫他們串寫一部音樂劇

只是比較失望的是詞曲與劇情的結合度

長久以來一直都聽說Mamma Mia的劇情與歌詞配得天衣無縫,這些音樂簡直像是專門為這齣戲而寫的

長久以來也一直知道,ABBA對Mamma Mia音樂劇版唯一的要求就是歌詞一個字也不准改

或許是因為這些高期待,電影版讓我滿失望的...

快歌部分,很多與劇情似乎都是硬湊的,歌詞大概只合了一半,又或者是以劇情走向來說完全沒有必要有這一段

最明顯的莫過於Donna的好友在沙灘上調戲小弟弟的"Does Your Mother Know"

看了兩遍還是完全沒有辦法理解這段突然出現的用意何在....感覺就是個可有可無的多餘場景....



然而,動人的劇情與強大的音樂並不能夠掩飾電影版的兩大缺點---選角與場景編排



以選角來看,女角的選擇大致成功

梅莉史翠普的表現絕對值得大聲喝采!!

或許單純從聲音質感來看,她的表現不算頂尖,但是音樂劇演員最重要的本事---演歌結合,她卻毫不費力的辦到了!!

很多明星跨行演出音樂劇,最大的障礙不是不會唱歌,而是不會用唱歌來演戲,聲音沒有情感,音樂一下所有演出就跟著停頓,整齣戲下來沒辦法以任何一首歌感動人....

但是梅莉史翠普至情至性的演出,在兩首抒情歌裡面完美的演出,實在是搶盡了其他人的風采

Donna骨子裡的荒唐熱情、毫無保留的母愛以及生活重擔下所歷經的情感失望...一點一滴融入了她的歌聲中...

難以想像一個電影明星居然能站在外景山頭上以現場收音的方式呈現尖銳諷刺卻又感人至深的"The Winner Takes It All",我差點就要說她唱得跟球一樣好了...

儘管母女的選角是本電影的一大賣點

但是男角的表現,卻不得不說實在是一大災難...

前任詹姆斯龐德榮登本人這輩子所聽過最難聽的男聲!!(偏偏就他獨唱最多@@)

嗓子完全沒開,肢體語言聲音僵硬之至,音準總是飄開半音....要知道一個人能把歌唱得這麼難聽也是很不容易的....

另外兩個possible fathers在各方面就比較好,但是總覺得整體聽起來就是烏合之眾...

唯一令人驚喜的男角是據說排練時最死ㄍㄧㄥ著不唱的小帥哥(不知道叫啥名字),雖然只有一首"Lay All Your Love On Me",但是聲音自然揉合了霸氣與性感,溫柔而堅定,與Sophie清亮的女聲成為完美的組合



場景編排或許是整部電影最大的敗筆了

音樂劇與電影使用同一個導演,本身就是一種很不智的舉動

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演出型式,能夠運用的資源也全然不同,如果改編時不能善用各自的優勢,基本上就會荒腔走板十分可笑

Mamma Mia的群舞場面就是從舞台過渡到大螢幕時,最明顯水土不服的例子...

這是我在歌舞片中看過最突兀、最沒必要、最爛的群舞設計

快歌的歌詞與劇情的搭配已經夠莫名其妙了

一大堆人不斷無預警的衝出來亂跳就顯得更加莫名其妙

這樣的場景在舞台上絕對是璀璨的,放到電影中卻只會讓人覺得拍攝的手法太過刻意

所有音樂劇改編電影的導演最頭疼的就是如何讓演員在劇中開口唱歌時顯得十分自然

甚至連一些大型精緻的音樂劇也都會有同樣的考量點

但是Mamma Mia電影版似乎沒在管這個,高興跳就跳,高興唱就唱,高興一大堆路人就一大坨甲乙丙出現@@



最後,還是要說,很期待下個月的音樂劇現場

雖然在倫敦過門不入,跑到小巨蛋這種又貴又爛的場地看,實在有點像個白痴(根本就是吧@@)

有什麼關係呢,要是看了覺得不錯,明年去倫敦就記得留一個晚上給它囉!

而且我非常確定---音樂劇版的男聲一定會比電影好聽一萬倍!!!



ps.話說這次來台的演員名單變成羅生門了....我們該相信英國那邊的說法嗎@@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大英情報網] Bad News---韋伯 攝護腺癌 確診

最近英國怪怪的,凡跟英國相關的名人紛紛出狀況,還好我不是名人...

呸呸呸,誰說跟英國有關的名人都出事的,我家球爹地還活蹦亂跳的說,他福星高照不會有事的啦!

唉...拉哩拉雜講了一堆,其實我要說的新聞是---韋爵爺生病了...



今日韋伯透過發言人宣布,爵爺已確診罹患攝護腺癌,還好仍是早期,目前正在接受治療,年底有機會順利返回工作崗位



剛聽到這個消息滿震驚的...

雖然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很不喜歡他(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可是要是他真有個什麼,我想我還是會難過到爆掉的

畢竟平常對他再怎麼苛刻挑剔,不可否認的是,他的作品依舊是我的音樂劇旅程中難以抹去的啟蒙、入門與推手,光看我這次去倫敦貢獻了多少英鎊給他就知道了,還好後來算一算,給老麥的有比較多一點,心裡才稍稍平衡些@@

幸好攝護腺癌不是什麼太糟糕的癌症,存活率極高,早期發現的話甚至不用做化療

只是比較糟糕的是這段治療期間正好撞上他那部精心之作,也就是魅影續集《死不了的愛》的宣傳期,有些活動可能爵爺就真的不克參加了



是說...

震驚完之後突然想到...

怎麼會有人主動透過發言人宣布這種消息的@@

莫非...是要增加曝光率!?

呃~好像有點小人之心了~算了...不亂猜了....



嗯~話說消息一出,全世界各大報紛紛爭相報導

然後我就在BBC的新聞中意外得知...

原來明年爵爺還計劃了第三個選秀節目---I'd Do Anything,要為《The Wizard of Oz》的Dorothy and Toto選角

有人能來告訴我,這是什麼東西嘛??

很明顯的,充分達到宣傳的目的了...(就說不要再亂猜了啦!)



好吧,怎麼說我也還是對韋爵爺有一點敬意的

為了表達我的祝福,我決定以後盡量少說他的壞話...嗯...我盡量...@@



唉~今年英國實在是有很多壞消息啊...

先是Michael Jackson要去開演唱會前就意外身亡

然後前不久Boyzone主唱以33歲英年猝死

拜托老一輩的這些人好好保重啊!!



其實這個消息引發了一點點感慨...

音樂劇七八零年代的風光已經走到盡頭了,許多大師紛紛淡出隱退

韋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死對頭桑爺爺(怎麼每次講到他們兩個都要強調是生日一樣這件事...球好壞@@)坦言寫新劇壓力太大了,會害怕無法超越過去,所以現在都不寫了,就等著人家為他慶生復排

老麥自從與荀白克的《海盜皇后》失敗之後似乎也心灰意冷的要轉往電影發展,可能年紀大了,心臟負荷不起這種大規模的賠錢損失,拍電影雖然不會大賺,但是起碼不會大賠...原本說要有的封筆之作---中文版悲慘世界也無聲無息的...

Schounberg & Boubil這對拍檔也是從海盜皇后失敗後轉戰填詞...可是瑪格麗特依然提前下檔...唉...

好吧~韋伯能夠撐到現在還活力十足,實在是精神可嘉英勇動人!!



只是,音樂劇場上接棒的下一代創作者,又在哪裡呢?







1989年,年輕的爵爺帶著年輕的球上節目,宣傳自己的失敗作/球的成名作---Aspects of Love

球寶貝好年輕好瘦好帥啊!!!

韋伯嘛....那時候看起來滿清純的....@@

啊,球寶貝~你怎麼從年輕到老,笑起來都這麼迷人啊~~~(倒)

(這傢伙上節目真的都不緊張的說^^")

[球分享]"熟悉"與"驚喜"的融合---球爹地的貼心演唱會



今年演唱會最讓人期待的歌曲"Boogie Woogie Bugle Boy of Company B",六人小組全部出動,超級可愛的一首歌!!!

然後啊~當六個人一起出現的時候....就會很明顯的發現---球是個令人完全無法忽視的超級發光體,臉上的表情最俏皮最融入最讓人沉醉,其他人跳舞就只是跳舞,只有球跳起來就是能讓人覺得他自己玩兒得比我們還開心!!雖然說很多人都盛讚他這次帶了五個小朋友明顯是大方提攜後起之秀,給這些年輕人機會磨練和發光,但我還是覺得...這些小孩根本就只是襯出我家球有多優秀多無可取代嘛!!^^



2009年十月九號,球寶貝完成了個人生命中的第十一度全英巡迴演唱會,同時也締造了人生中第十一次演唱會銷售一空的票房佳績

自1992年以來,每隔一到兩年,球就展開新的一輪巡迴演唱,或為慶功,或為專輯宣傳

在音樂劇演員中顯得異常突出的是,球自1996年的《The Musical & More...》首次現場錄影後,便幾乎毫無例外的在每次巡迴中選擇一場錄製DVD,忠實紀錄一次又一次的創新與突破



說實話,球的DVD雖然算十分平價,但我也還沒瘋到每張都買的地步

截至目前為止,我擁有三張正式的球演唱會DVD(Alone Together那基本不算演唱會...),分別為~

1996年的《The Musical & More...》(for solo album "The Musicals")

1999年的《Live at the Royal Albert Hall》(for solo album "The Movies")

2007年的《One Voice, One Special Night》(for solo album "One Voice")

再加上下個月底即將入手的2009年《Past & Present》

等於將球從初出茅廬、巔峰期、嗓音恢復期直到如今的中年轉型期在我面前一字排開



長久以來,我一直先入為主的認為,球無論在演唱會或個人專輯中的表現都是後期優於前期,也因此我對於這幾場現場演唱會的評價,自然是以《One Voice》為最高標準

事實上,2007年的《One Voice, One Special Night》正是直接造成我徹底迷上球的罪魁禍首

當我拿著在One Voice中所看到的場景來期待後來才入手的《Live at the Royal Albert Hall》,坦白說,真的有著不小的失望,無論從技巧、音質或場面掌控的純熟度來說,相較於當時令我萬分沉迷的《One Voice》都相去甚遠



有一陣子,沒什麼時間複習球的演唱會了

昨天當我重新翻開《Live at the RAH》時,我發現自己用了一個全新而獨立的眼光來看她

雖然球的音質在戒菸前的這十幾年中毫無意外地依然帶著明顯的沙啞

但是若撇開客觀的技巧度不談,這場演唱會單單在曲目設計與球自己情感上的細膩詮釋,就已足以令我動容

若說《One Voice》中球所要展現的是舞台上精準的言談魅力

那麼《Live at RAH》球就是試圖以純粹的歌聲演技去掌控全場的氣氛

坦白說,後者更不簡單!

沒有串場,沒有言語上的搞笑,一首一首來自他自己白金唱片最耳熟能詳的電影歌曲,卻因著球寶貝深入骨髓令人融化的歌聲而悄悄帶動起一種前所未有的氛圍

這是球能夠在競爭的英國演藝圈中歷久不衰的最大原因---無可取代的感動,總是隨著那並不算完美無瑕疵的歌聲,靜靜迴蕩在觀眾心裡

他不是最好的歌手,但是他絕對是一個最棒的表演者

球的聲音在奢華美麗的RAH裡撐起了屬於自己與歌迷的一片天地



每一次巡演前的專訪,球必定提到的就是選曲策略

或許這是除了"忘詞"外,在每次巡演前最讓他焦慮頭疼的問題

球寶貝是貼心的,他坦言,自己很不習慣讓歌迷失望,他了解自己的歌迷,了解歌迷的預設期待,也願意努力去滿足這些期待

但球寶貝也是永遠有著不服輸的企圖心的,他渴望給十分了解他的人帶來更大的驚喜,說到"I always want to do something that they said 'Michael Ball will never do!'"

球的演唱會,就這麼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在這兩個標準之間尋找平衡點

球的演唱會,也在一次又一次的熟悉佈局當中尋找不同的表達題材與表達方式

當我用了一個全新的眼光看到了《Live at RAH》的美好時,我突然懂了,球的任何一場演唱會,你都不能預設一個立場覺得他一定要怎麼樣一定不能怎樣

每一次要給的都不同

每一次展現的層次也都不同

你不是因著"跟之前是否相同"而喜歡或不喜歡,而是單單因著"這場演出本身的整體表現"而開心或失望

當"熟悉"與"驚喜"兩個截然相反的形容詞同時衝擊了跟了他25年的觀眾,球寶貝就會笑得一臉陽光燦爛+小酒窩的說:I love my job!



這樣的認知讓我對下個月的《Past & Present》有了嶄新的態度

我還是有預設的期待,而且我很有信心,球依然有辦法滿足這些期待

但我也更加期待那些未知的驚喜與球今年想要表達的豐富內容!!

雖然不知道這些驚喜會是什麼,但我可以很肯定的說---反正一定是我想不到的那些啦!!!





1999年《Live at RAH》的開場曲"Hot Stuff"是我家球少數耍性感的曲子,可是這個小帥哥每次才剛開始性感就露出可愛小酒窩笑容而破功@@

這其實是遠在99年之前的一場電視表演,實力就是這樣慢慢累積出來的啊!





貨真價實1999年《Live at RAH》出品的"Hot Stuff",他那個出場很精采很迷人的說,可惜到處找不到現場影片,只好拿CD+一堆球照片湊合了





標準老梗---This is the Moment,2009年9月18日偷拍於RAH

話說,其實9/18球爹地的聲音狀態不太好啊,光是這首曲子就出了好幾個小差錯,聽得我捏把冷汗

希望他隔天(9/19)狀況有好一點,那場要錄影可不能有瑕疵啊!!!

嗯~應該還好吧~因為9/20他在BBC的節目中聽起來還不錯啊~~~





PS.最近發現我家球爹地的另一個特質---誠實!(真不知道該算優點還缺點...@@)

說喜歡就是喜歡,說不喜歡就是不喜歡,絕對不會為了說場面話或配合宣傳而假裝自己充滿熱情

我看我是習慣了聽明星講場面話,剛開始無論球講得多熱情洋溢口沫橫飛,我根本都懶得理他,可是要命的就是這個人每次口頭講完他有多愛,一兩年之內一定用行動證明他真的很愛!

舉幾個例子來看看吧!

1. 2007年接演Hairspray後每次專訪都興奮到不行,直嚷嚷著這是他最喜歡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角色,對比於06年在百老匯以WIW演員身份接受專訪時只是平淡的述說故事內容而完全不提自己各人感覺的樣子...真是天差地遠,這不明年就要證明他有多愛Edna了---生平第一次tour就要獻給她了

2. 演出Hairspray期間不斷誇讚小朋友們的表現有多讓他驚艷,今年巡演就不計成本的挖了兩個小朋友帶著走

3. 2007年年初演唱會上隨口一提他真的很愛很愛Burt Bacharach的音樂,08年立刻出了一張只收錄BB作品的專輯,這也是球第一張以作曲者為主題的專輯

4. 1996年在演唱會上告訴大家他有多愛tour的演出模式,從此後就真的幾乎年年跑巡迴

5. 為了Hairspray沒有出OLC這件事,球寶貝在無數個專訪中都直言製作單位是笨蛋....@@

6. 對於原先寄予厚望的Kismet的失敗,球在TIMES專訪中大為震怒,高分貝強調這是一個"好劇毀於爛製作"的最佳例子

汗....這個人會不會活得太真了一點....

這孩子到底是怎麼在這個圈子打滾了25年還活得好好的啊??@@

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大英情報網] LM歡慶24週年!

呃...遲了幾天,都是被球爹地的tour害的啦...

眼裡心裡都只剩下球,居然把這麼重要的日子給忘掉了@@

那就...順便彌補一下幾個音樂劇情報吧!



1. 球爹地10/9於Plymouth圓滿結束了25週年紀念巡迴演唱會

從Oxford開跑的巡迴演唱會,終於在將近一個月後在Plymouth畫下完美的句點

球寶貝的巨星光環風靡了他所到之處的各大報紙,不僅當地郵報多半在隔天就登出Review,就連Times記者也不惶多讓的在RAH場後寫下了感想(但是嘴很毒@@)

這一個月的操勞對於一位年近五十的胖子來說,真的不是一件好玩的事,雖說唱兩天就休息一天,但是中間往往夾著BBC節目和各地電視台的專訪,總之整趟旅程就是衝來衝去,專訪還常常訪到上台前的一兩個小時才放人...

球寶貝今日重新回到倫敦的BBC radio 2坐鎮(前兩週都在曼徹斯特),開口第一句就是---能夠睡在床上的感覺真好!@@

基本上看行程也知道...他這一個月幾乎都是睡在車上的...

畢竟不年輕了,九月底在蘇格蘭電視節目專訪中已經可以看出球寶貝瘦了不少,眉梢眼角都略顯疲態,連笑聲都弱了幾分,看得我心疼啊!

好在今年五個小朋友還是發揮了不少功能,至少球不用每場演唱會都獨撐到底...

好啦!從現在開始可以好好休息到聖誕節的Children In Need Christmas Concert

(為什麼我去年聖誕節去的時候沒有這種東西!!)

接下來就等明年三月開跑的Hairspray全英巡迴演出啦~

到時候又是一場硬仗的說,球雖然玩得很開心,但是一直抱怨那套胖胖裝快殺了他的背@@

至於LM international tour會不會跟他扯上邊...

其實這次演唱會在各地的meet & greet當中有球迷問過,球自我調侃自己回去演Marius未免太不像樣,又自忖演Valjean實在太不適合自己(這點我非常同意!球寶貝真的很有自知之明~~~),所以簡而言之這場LM的25週年慶祝盛事與他無關~

也有人問到關於後年的Sweeny Todd,其實相比於Hairspray tour,我更關心的也是這件事

不過球說他現在還不能透露太多,他只想讓充滿疑惑的球粉絲們知道...他會很enjoy這個角色的!(真的嗎??@@)



2. 倫敦悲慘世界於10/8歡慶24歲生日

其實這只是我自嗨而已....今年並沒有任何慶祝活動@@

因為明年是25週年嘛!英國人好像都把25看成一種指標性的成功,所以今年當然要低調一點啦...(是真的很低調)

有人慫恿我現在趕快去搶明年10/8的票耶!

啊那也要我明年出得去才行啊~~~

好!我有十倍的動力認真唸英文了!!!

另,要更正幾個倫敦劇組的換角消息,Richard Woodford確定不會接演Javert,改由另一個三四年前演過的正選Javert接演~

據說...嗯...Richard被挖去We Will Rock You(什麼嘛...@@)



3. 悲慘世界25週年世界巡演再定兩角

官網是還沒發布,但是演員的個人網站已經先一步確定了消息

我沒那麼無聊查到演員個人官網去,是網友們同心協力努力的結果~~~

(他們真的很厲害耶...還沒公佈前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確定的兩個角色是---Jon Robyns飾Enjolras, Lynne Wilmot則為Madem Thenardien

其實看到這個消息滿不開心的....

Jon就是我的現場Marius嘛!

他光唱個小白臉都被我嫌棄情緒不足+狂用喉音了

Enjolras這樣頂天立地的角色...唉...實在難以想像會變成什麼樣子...

討論區很多人也紛紛質疑Jon演活Enjolras的能力

不過也有不少人挺他就是了,倫敦觀眾這幾年都是臉蛋比歌聲重要的嗎??@@



4. 韋伯新劇,魅影續集《死不了的愛》於10/8舉行發表會同時開始售票,明年三月倫敦首演

沒錯!韋爵爺不怕死的作品終於誕生了~~~

只是呢...看完發表會之後....我覺得我對這齣戲的前途更是悲觀到了極點了!

首先,那個logo未免也太難看了一點!!一張死掉的女人臉是怎麼回事??

我是一個很不會去注意logo,也很少嫌棄logo的人(因為色彩繪畫這種東西我不太懂),可是這logo居然醜到連我都注意到了~真是相當不簡單!

其次,這次發表的兩首歌---序曲"Coney Island Waltz"和魅影獨唱"Till I Hear You Sing"

序曲部分是我的錯覺嗎?詭譎的氛圍一點都不符合POTO的浪漫基調,反倒很有Sunset序曲中呈現的荒謬尖銳風格

最後,真的不是我對男主角Ramin挑三揀四...而是他唱歌真的毫無功力毫無情緒可言啊!!!



情緒不足,典型無法結合聲音與演技的音樂劇演員,聲音單薄,高音完全打不開,長音死撐,更別提他現場激動起來常常破音...@@

MV拍成這樣擺明了是在賣Ramin的臉蛋嘛

最好笑的是~整場發表會下來就只現場演奏了序曲+播這段MV,播完之後Ramin拉著小克出來鞠躬,就結束了....這小克只是個擺設嗎!?@@



5. 2010年已公佈的全英巡迴名單

唉~錯過了2009的Miss Saigon二十週年tour,真的很希望明年能去英國,而且不要再錯過精采的tour了!

除了已經被我大肆宣傳過的Hairspray和LM tour之外

目前已知的尚有:

Oklahoma

Whistle down the Wind

Chicago

High School Musical 2

Woman in Black

Come Dancing

Stomp

看到這個名單,我只能說...英國人就算不住在倫敦...也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