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四平八穩的構圖(?) |
無論主辦單位當初基於什麼樣的理由引進這齣戲, 在台灣能夠看到RSC的作品還是一種夢幻指數破表的事, 我也就只好夾縫中請了假, 千里迢迢地從宜蘭殺下高雄看戲了...
真的是又累又瘋狂的一件事, 請讓我慎重考慮年底是否還要為了Elisabeth殺去上海=.=
【Dunsinane】, 高雄春藝翻譯為"馬克白後傳"
坦白說, 看完之後我相當質疑這個譯名, 誠然台灣人應該沒幾個知道Dunsinane是什麼, 但這樣的譯名或許容易誤導觀眾對整齣戲的期待與理解, 這從第一場的演後座談觀眾所提的幾個令人有點傻眼的問題可以略見端倪
Anyway, Dunsinane是莎翁的馬克白最後戰死的地方, 在本劇中同時也是Scotland重建秩序的起點, 然而本劇除了人物名字銜接馬克白之外, 舉凡故事情節與人物性格其實跟原著的關係都不強烈, 整齣戲幾乎獨立於原著之外, 尤其女主角Gruach基本跟原著的Lady Macbeth是兩種設定(演出結束後我在SD有偷偷問了一下Siobhan對兩者差異如此大的看法, Siobhan表示這就是為什麼她喜歡這個角色XD)
莎翁的馬克白其實並沒有把整個故事說完, 當各路人馬齊集Dunsinane時, 馬克白之死在三個女巫的預言下已經毫無懸念, 但後續各路軍隊的協調或許可以成為另一個衝突點
劇場界一直都不乏前傳後傳的創作題材
不同於Wicked作為The Wizard of Oz的前傳試圖詮釋名著中西方壞女巫的故事
【Dunsinane】的創作重點不在於暴君馬克白的短暫在位對於蘇格蘭後續的影響, 而在於"後馬克白時代"面對蘇格蘭內部權力真空的處境時, 英格蘭援軍對蘇格蘭的不了解與自以為是
Battle of Dunsinane之後, Duncan之子Malcolm坐上王位, 他所請來的英格蘭援軍領袖Siward卻發現事實與Malcolm口中的蘇格蘭局勢頗有差異, Siward在原著給人最深的印象大概是面對兒子陣亡的態度, 一個百分之百信守軍人榮譽與戰場原則的將軍, 也因著Siward切身之痛的犧牲使得他在【Dunsinane】中對戰後局勢的good intention更有說服力
名為Gruach的Lady Macbeth則被賦予了新的身分與一個擁有合法繼承權的兒子, Siward為鞏固Malcolm政權並為蘇格蘭帶來所謂的"peace"而不遺餘力地追殺Gruach及其兒子, 整場行動伴隨著身著St. George十字軍裝的英格蘭小兵間的戲謔與哀號, 充分表現了英格蘭軍隊身為入侵者對這塊土地的無知, 對這個民族的不理解, 以及Siward到最後幾乎已成執念且毫無原則可言的追殺
再一次的, 軍人不適合政治的題材重現
相較於莎翁的馬克白著重於對人性的刻劃, David Greig的【Dunsinane】更側重對時局的針砭
全劇絕大多數的場景由角色間的互動構成
Siward直來直往的軍人性格顯而易見, Malcolm油滑不沾鍋卻大智若愚的政治手腕讓人拍案叫絕, 而Gruach對於自身利益的掌控慾則讓局勢更顯複雜
事實是, 這是一場蘇格蘭舊有勢力的角力, Malcolm自有充分的手段與身段和Gruach一較高下, 但Siward卻一頭熱地以武力入侵打著和平的旗號致力於吃力不討好的斬草除根, 從一開始還謹守分際地不願為難Gruach, 乃至於最後凌虐平民以達逼供目的的價值混亂, Siward一個人的獨角戲, 令旁觀者啼笑皆非, 也讓作為主要敵對雙方的Malcolm與Gruach無奈旁觀
這一份價值混亂不只屬於Siward自己的, 也包含跟隨他的英格蘭士兵, 帶著疑惑, 帶著不解, 帶著回家的渴望, 一個接一個死在極度荒謬的情境下, 極致的悲哀在極致的戲謔中若隱若現
A good intention doesn't mean good.
一個悲劇最大的悲劇, 在於這個悲劇裡沒有壞人
Siward是個好人, 天真的好人, 不明局勢的好人
覺得自己在做好事的好人, 其實是最危險的人...
Siward用自己的思維定義了蘇格蘭的是與非, 卻得不到任何人的感謝
編劇同時也表達了, 一個毫無土地文化認同基礎的外來政權, 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為這塊土地帶來真正的"好"
演出前我並未參閱任何評論或簡介, 以避免自己的第一印象被框住, 但仍然很輕易地在劇中不斷聯想到英美聯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中的自我定位, 不得要領地扶植親己政權, 防不勝防的城市巷戰, 以及在當地人心中醞釀出來的越來越深的仇美情緒
唯一不同的或許是, 中東問題中,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美國一直醉翁之意不在酒
但【Dunsinane】中Siward確實是一門心思的要為蘇格蘭好, 要重建秩序, 要帶來和平
全劇的結局當然是Siward放下屠刀(並沒有立地成佛)
但其實編劇留了很多的疑問給觀眾
究竟什麼是真正的和平?
用屠殺追求和平是否就是一個名正言順的手段?
放在美國與中東的問題上, "和平"可以被代換成"人權", 但這是否是一個可以無限上綱的藉口?
11世紀的英格蘭與蘇格蘭的關係是很微妙的
16-17世紀莎翁那個年代的英格蘭與蘇格蘭的關係是更微妙的
蘇格蘭的歷史背景與處境 其實跟台灣有一定的相似程度(雖然民族性差非常多)
在今天這樣一個國際化的時代, 或許台灣人可以思考的是, 我們都希望體制內無法解決的問題得到國際關注, 但實質的國際強權介入又是否一定是好事?
最後要來談談這組製作與演員
整體來說舞台非常簡單 基本一景到底
但畫龍點睛的Dunsinane Hill既呼應了主題, 山丘上的十字架也與英格蘭軍裝上的St. George Cross遙相對照
現場樂團的運用相當聰明, 雖然使用現代樂器, 所製造出來的配樂效果卻相當呼應劇中時代
兩位女侍使用賽爾語歌手, 歌聲古樸悠遠, 透過這樣的音樂彷彿可以看到蘇格蘭綿延不斷的山地丘陵(我覺得蘇格蘭很美啊, 英格蘭小兵幹嘛講得很鳥不生蛋XD)
比較無法接受的是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的舞台本身, 應該是因為非正規劇院的多功能場地, 布景燈光前方還有一大段毫無用處的舞台延伸, 大幅拉遠了演員與觀眾的距離, 嚴重削弱了現場演出最重要的, 演員與觀眾之間那份相輔相成的化學效應, 非常建議以後邀請這種團隊不要在這麼克難的場地演出
演員方面, 最強大的當屬飾演Gruach的Siobhan Redmond
2010首演時就贏得英國劇評一面倒的稱讚
有著原著中Lady Macbeth的強勢, 卻同時有著原著中所沒有的聰慧
Siobhan高貴優雅的氣質很符合觀眾對一個皇后的期待, 在角色情緒沒有太大起伏與張力的情況下, 她的Gruach依然氣場強大得讓人無法直視
Darrell D'Silva的Siward在Siobhan面前則稍稍顯弱
他把Siward忠厚的一面表現得非常好
但在最後偏執時的崩潰就稍顯痕跡
另外他在長台詞部分的掌控能力也稍嫌平淡, 理論上應該很精彩的幾個長對話中間都讓我多次恍神
個人非常好奇在2010年英國首演及2013年tour復排中都與Siobhan搭檔的Jonny Philips是如何詮釋這個角色的, 看英國各大報評論的評價都相當高, 我是非常相信Siward這個角色可以開發的面向應該比Darrell所演出來的要多得多
相比於Darrell D'Silva的表現, 我個人更喜歡Ewan Donald的Malcolm
馬克白中Malcolm給我的印象就是....莫名其妙地做作....(試探Macduff那段真是讓我狂翻白眼)
Ewan在詮釋【Dunsinane】中已經登基的Malcolm時更是將這種矯揉造作發揮到最高點
在虛偽裡展現圓融, 在懦弱間展現政治智慧, 劇本把這個角色寫得很好, Ewan在極端之間大智若愚的拿捏也非常出色
英軍中Tom Gill的The Boy Soldier是另一個吃重的角色
全劇除了直白敘事之外, 透過這個初入戰場少年兵的眼光看整場戰役是另一個焦點
Tom一開始有著第一次打仗的天真興奮
中後段對於人困馬乏的長征有著困惑以及屬於自己的理解
除了Siward這個將領對蘇格蘭的明顯不熟悉之外, 少年兵對這塊土地的解讀更能代表一般英格蘭人
少年兵最困難之處應該是要同時掌握喜劇與悲劇間的切換, 因為全劇幾乎所有喜劇元素都在他身上, 非常喜歡他旁白的功力, 尤其在描述他們埋伏時夥伴極其荒誕的死因, 融合著天真與戲謔與悲哀的語氣為那一個場景增添了許多厚度
Tom Gill的表現也讓他在2013年復排tour版中得到劇評們眾口一致的稱讚, 使得原本在2010年首演時沒有受到太多注意的The Boy Soldier這個角色贏得不下於兩位主角的評價
整體來說, 【Dunsinane】是一齣相當不錯的戲
比起David Greig在音樂劇【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的劇本改編表現, 這齣顯然更合我的口味
言之有物的劇本, 跳脫原著的嶄新風格, 以及喜劇與悲劇元素的微妙拿捏, 大致上來說都有到及格的水準
唯一比較可惜的是,在某些悲喜轉換的部分, 不知道是演員的問題還是劇本的問題, 有時會出現喜劇玩過了頭以至於下一刻的沉重氣氛稍微切換不過來的狀態
而作者本人的意圖有時也會太直白地植入於台詞之間, 讓某些段落淪落為說教片段, 在這樣一齣在設定上已經非常明顯隱喻時事的戲劇中, 若能在對白裡面為觀眾保留一些盡在不言中的想像空間去體會會更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