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2017 NT版Follies - 繁華過後的蕭索

主卡左起Janie Dee, Philip Quast, Imelda Staunton and Peter Frobes
看了四場 覺得一次比一次沉重,而且回來後越回想越喘不過氣

Sondheim確實是音樂劇界的莎士比亞,他放了那麼多東西在一齣戲裡面,然後保持 no comment的狀態,以至於最後觀眾會不斷反芻,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是那樣,而我又是怎麼樣


Follies整齣戲融合了過去與現在,女孩們的往日光彩,男孩們的今日成就,Phyllis對過去的不願回顧,Sally對過去的幻想執念與沉迷,Buddy對過去和現在的無能為力,Ben在層層包裝下的強烈自厭
還有過去的那些Weisman’s Girls,她們各有不同的際遇,對人生曾有不同的想像與追求,最終她們對自己的現在也有不同的人生哲學
這些片段的光影補捉,在廢棄的老舊劇院裡,過去與現在重疊,我們從那零碎的對話與獨唱裡,看到他們的人生,他們的掙扎,他們的成就,他們的遺憾

Follies上次在倫敦有全版製作是1987年,這齣戲全版的成本太高,因為每一個有名有姓的角色都需要兩個演員,而且歌曲的難度高類型廣,需要能同時在演歌舞都能撐起全場的演員,或許就像PQ說的,今時今日大概只有NT有本事做這件事,在商業劇場,那是想都不敢想

回憶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尤其回到當年的那個地方時,好像所有的東西都湧上來,包含所有以為結束或埋葬了的情感情緒; 回憶也是一個殘酷的東西,有時候你好像旁觀著當年的自己,然後想著為什麼自己當初是這樣,又或者……現在為什麼自己變這樣

導演在處理這種隱藏的情緒時很聰明地採用了非常視覺性的手法,相較於過往Production只在回憶閃現時出現,NT這個製作裡年輕版的自己從開場到結尾都緊跟著老年版,象徵過去其實不只在我們想起時出現,而是像Ghost般無時無刻跟著我們,看著我們,我們也看著他們,時空交錯中,過去現在偶有錯置,有些話曾經說過,有些話過去現在都違心,該怎麼處理面對過去與現在的自己,成為整齣戲的核心


演員的部分,陣容龐大,但沒有一丁點瑕疵

領銜的四位主角更是這個世代所能端出來的最好的一時之選:

Janie Dee 的Phyllis在舞台上高貴、性感、迷人,Sally一開始的台詞說她就像賈桂琳甘迺迪真的一點都不過譽,而Phyllis對這段婚姻的迷惘與對從前的不願回顧,讓人充分感受到她的麻木無力,十分喜愛Janie Dee在‘Could I Leave You’和‘Lucy and Jessie’精湛的歌舞表現,‘Could I Leave You’的爆發力驚人,那是傷心與嘲諷的最高境界,尤其最後面的 ‘Guess’,強大如PQ都被Janie的氣場壓得啞口無言。 ‘Lucy and Jessie’則更是一場視覺饗宴,已屆55歲的Janie Dee身材舞步絲毫不輸給年輕版的Zizi Strallen,整一大段的嘲諷過往,Janie把Phyllis的Folly掌握得增一分太肥減一分太瘦


Philip Quast也是這組cast的一大亮點,開頭翩翩紳士的瀟灑,結尾全然崩潰的卸下偽裝,在這個以角色片段情緒對話組成的Follies裡,PQ精準捕捉到Ben的矛盾自私虛偽,非常喜歡幾段他與年輕版Ben的交錯,對話不多,但眼神中流露的迷惑掙扎,讓這個不可愛的男人也激起觀眾些許同情。

PQ的歌聲一如既往地美麗,倫敦有劇評以liquid gold來形容他的嗓音表現,真是再貼切不過,光聽他在'The Road You Didn't Take'和'Too Many Mornings'的獨唱就宛如置身天堂
Philip Quast在演員座談中曾經提到,他自己多年來為憂鬱症所困,十分能夠明白Ben Stone所戴上"天下太平"的成功人士面具,這也讓他最後的崩潰更具說服力,PQ把前段的迷人與後段的自厭表現得層層遞進,即使這在這個故事裡Ben Stone完全就是個渣男,卻也渣得讓觀眾能夠明白為何Phyllis和Sally都為他瘋狂



飾演Buddy的Peter Forbes歌聲極好,在這份無望的婚姻愛情裡,Peter Forbes顯得既卑微又痛苦,'Waiting For The Girls Upstairs'有多興奮嚮往,'The Right Girl'就有多絕望慘烈,即使在'The God Why-Don't-You-Love-Me Blues'是用嘲諷喜劇的方式呈現,依然能從Peter Forbes的表演裡感受到那份掙扎的重量


Imelda Staunton的Sally是整齣戲的重心,【Follies】裡幾乎所有主要波瀾都從她這裡發起
從2011年的【Sweeney Todd】,2015年的【Gypsy】,這是我看過Imelda演的第三齣Stephen Sondheim,這一次最驚訝的是她的歌聲竟然這麼漂亮,與Sweeney和Gypsy為了塑造角色而撕裂的演唱方式完全不同,幾段與PQ的合唱,乃至最後名曲'Losing My Mind'的獨唱,Imelda的演唱完全收放自如,這是我第一次覺得'Losing My Mind'真的make sense
然而比較可惜的,也是不少倫敦網友觀後感中有提到的,Imelda的Sally還是有很多獨屬於她自己的表演痕跡,在幾個情感高潮段落都可以看到Mama Rose的影子,Sally適不適合這樣演或許不好說,但Imelda這次的表演欠缺了某些驚喜卻是可以肯定的

【Follies】2017 National Theatre版復排製作
導演Dominic Cooke用了非常高的成本,將過去與現在揉合在一起,放眼舞台,每一分每一秒觀眾都可以同時看到這些角色的過去與現在,甘冒大不諱地以2小時10分鐘無中場休息的1971年百老匯原版方式呈現,將整個戲劇的張力無間斷地推到最高點
除了核心四主角外,配角們各自的獨唱也都是一場又一場奢華的饗宴,或許正如導演所說,【Follies】有太多歌曲大家太熟悉,但過去幾十年幾乎都是concert版的演出已經模糊了這些歌曲本來的面目,當觀眾真的進到這個劇場來,這些演員最了不起的地方是成功將這些名曲用截然不同,卻又該是他們本來的面貌呈現


【Follies】的故事,哀傷、複雜而沉重
導演Dominic Cooke說 'Follies is a play about one learning to live with oneself and the choices you've made'
當劇終之時,似乎抓到了每個角色身上那投射出的自己的影子,無論是某一種心情,無論是某一個片段,而且隨著不同年齡與不同歷練,對這齣戲當有更多更不同的體會
Stephen Sondheim是個人生哲學家,他在這齣戲裡精闢剖析了人性、愛情、婚姻、自我價值,看到最後有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那是自己被徹底剝光無所遁形
在看完第四場Follies的那天,我在自己的日記上寫著: 音樂劇曾經是讓我逃離現實的工具,但在桑爺手裡,音樂劇似乎把我從劇場強迫拖回現實裡,卻用另一種眼光重新審視那讓我痛不可當的現實。還是痛,但卻痛得更宏觀,更有智慧

演員座談時主持人曾問Janie Dee與Philip Quast,Ben與Phyllis的結局究竟會怎樣呢? 其實我更想問的或許是,Buddy與Sally的結局又會如何?
桑爺有答案,而演員們把桑爺的答案放進了表演裡,留給觀眾自己去品味


11/16 NT版【Follies】將進行NT LIVE拍攝,全球電影院直播,希望台灣能快快引進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