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9月11日 星期日

NT LIVE: The Audience [中譯 女王召見] - 虛位君主的責任與憂傷

「the audience helen mirren」的圖片搜尋結果



感謝NT LIVE,終於看到當年擦身而過的【The Audience】
傳說中Helen Mirren飾演伊莉莎白二世的又一神作,同樣橫掃了不少獎項,劇評界佳評如潮

故事源自於英國虛位君主一個不成文的傳統:
每周二下午,女王會在白金漢宮接見現任首相,討論國家大事,也稱首相的國政報告
當然眾所周知,虛位君主無權干涉政府或政策,他們甚至不能公開發表對國政的看法
這樣的晉見理論上只是形式上的尊重精神領袖,沒有實質效益
再加上談話內容不曾被記錄或公開,編劇基本只靠想像猜測來側寫這個會面的場景



「the audience peter morgan」的圖片搜尋結果
【The Audience】編劇Peter Morgan
編劇Peter Morgan似乎對伊莉莎白二世情有獨鍾
他所編寫的電影【The Queen】(中譯 黛妃與女王)也是由Helen Mirren主演,描述的就是女王在黛安娜風暴中所經歷的心路歷程與危機處理的艱難
這部電影某種程度像在為女王鳴不平,用另外一個角度來詮釋黛安娜紛紛擾擾的那些年,女王的不得已以及黛妃某種程度所需要負的責任

Peter Morgan在【The Audience】更長的篇幅裡,更精確地描繪了他對整個君主立憲制的看法
打亂的時序與片段的談話中,女王與她在位期間的12任首相(現在已經是第13任)縱橫交錯
有時候閒話家常,有時候反映時代變遷,當然也少不了歷任首相任內最具爭議性的決策議題
在與每一位首相閃現的對話裡,女王時而幽默,時而尖銳,時而溫暖,時而克制
在每一次與真我的交談中,女王對自己人生的悵然與遺憾,卻又如此鮮明
她被要求傾聽卻不能表達意見
她被要求親民卻又要與眾不同
在位六十年陪伴大英帝國經歷多少風雨,卻猶如定海神針般成為帝國驕傲不變的象徵
Peter Morgan描述著他所理解的君主立憲,以及在這個體制底下的各種可能與不可能

這些年其實我越來越喜歡這樣蒙太奇式的敘事手法
讓觀眾無法預測編劇的下一步棋
看似零碎的片段,實則在最後拼成一幅完整人物側寫
當最後12名首相一起站出來時,才猛然驚覺....
首相,英國政治人物汲汲營營的最高位,從Churchill到Cameron, 從Wilson略帶點虛偽的樸實到Thatcher的極端菁英資本主義,卻都只是在女王面前來了又去的過客
在這些政治紛擾中,英國由戰後邁向現代化,與歐洲的關係若即若離的每個微妙轉換,在一切都在變的60年裡,伊莉莎白二世彷彿矗立於英國人心中的燈塔,沒有太多聲音卻始終屹立不搖,最visible卻也最invisible的成為維繫大英國協的最後一塊基石
而女王看似雍容華貴生活無憂,但生活即工作,沉默卻必須象徵整個帝國,言行舉止皆為世人焦點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犧牲
Peter Morgan巧妙地平衡了劇本節奏,在幽默與嬉笑怒罵間,交疊了對政治的諷刺與對女王的感傷致敬

「the audience helen mirren」的圖片搜尋結果
Helen Mirren的女王與她的首相們
非常喜歡Helen Mirren的演出
比起電影【The Queen】,Helen Mirren在舞台上的表現更加不可思議
由於整齣戲的年齡跨越幅度極大,故事線又不按時間順序推進,Helen Mirren僅以服裝、假髮、聲音腔調及言行舉止,就能讓觀眾三秒內看出這是哪一個年齡段的女王,前後跨越六十年的年齡差距,其演技簡直出神入化到讓人嘆為觀止
嚴肅的政治議題,溫情的惆悵心聲,悲傷憤怒的不平委屈,Helen Mirren "女王代言人"的名號當之無愧,她有著皇室的高貴,卻又有著脈脈溫情
詮釋英國人最熟悉的人物,她的成功不僅僅是將Elizabeth II每一個時期的聲音神韻模仿得唯妙唯肖,更加入自己的理解詮釋,完成表演藝術上的再創作
誠如Helen在訪談中所說,重點其實不在於女王是不是就是這樣,而是Helen Mirren成就了又一幅成功的女王肖像畫,充滿著藝術家對這位虛位元首細膩的觀察與敬重

「the audience stephen daldry」的圖片搜尋結果
導演Stephen Daldry與劇中兩隻可愛的柯基犬
本劇導演Stephen Daldry對西區劇場來說是個不陌生的名字
英倫近20年最成功的音樂劇【Billy Elliot】就是由他所執導
Stephen Daldry擅長時空交錯的場景調度,Billy如是,The Audience就更發揮到極致
台上的快速換裝是整齣戲在幕後安排上最艱鉅的挑戰,Stephen卻能完美掌控這項令人驚嘆的舞台魔術
簡單流暢並一氣呵成的場景布局,是這齣戲成功的另一關鍵

非常喜歡這齣戲的台詞,精煉巧妙,幽默卻不譁眾取寵
往往在開懷大笑後,又暗暗品味出背後深藏的悵然
這樣的文字技巧,用於女王這樣精準而自制的角色身上,實在相當完美
最後結局總結12位首相時,彷彿攝影師的長鏡頭一鏡到底將60年的風雨盡收眼底
「the audience peter morgan」的圖片搜尋結果
女王與她的12任首相,雖然劇中真正有著墨的只有七位

The Audience在英文中有兩種意思,一個是召見,一個是觀眾
在60年每周一次的召見裡,女王實際上成了歷史的觀眾
而現實的觀眾則在旁觀這樣的召見裡,在自己心裡重新定位了虛位元首的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