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抑著看到第十集,差不多可以來點小小心得文了
早在還看華語電視劇的年代,我就有兩大不看
一不看清末民初的背景
二不看悲劇
一不看清末民初的背景
二不看悲劇
不過為了看華哥據說"很男人"、"演技突破十重天"的精彩表現
我就像白子畫遇到花千骨一樣,是非原則隨風而逝
從開場就呈現....哇哇哇 我家霍霍的睫毛真是太太太性感了(重點又錯?)
繁華轉瞬即逝,風光轉眼成空
而在那當中,無論是豪門大戶,無論是書生憤青,都充滿了極度的狂傲與自卑
辮子剃與不剃
西服穿或不穿
中國人是該崇洋媚外,還是自尊自重
在那個年代都沒有答案
那是一種狂風浪潮,卻又只能隨波逐流的社會氛圍
壓抑與憂鬱,如影隨形在其中
清末民初,主角是鏢師
可想而知這個故事注定是悲劇
從一開頭男主角劉安順的旁白自介,就可以看出這個將被時代淘汰的行業所彌漫的錚錚鐵骨與哀傷
開篇四集是個完整的引言
把劉安順這個人有原則卻又近乎頑固不化的性格,描繪得絲絲入扣
掛了黑袋,離了師門,拋開未婚妻,英雄踏上不歸路
他與師父戴海臣濃濃的師徒之情
與師弟李希平深厚的兄弟情誼
以及與未婚妻戎戎的兩小無猜
都在在側寫了這個剛硬男人柔軟溫暖的一面
後面六集劉安順到了北京,白手起家
那些規矩,那些原則,那些堅持,一次又一次被挑戰
看著這個心中只裝得下黑白 容不下灰色的真漢子 如何在規矩與生存的現實中掙扎
然後問自己,什麼是規矩,什麼是是非,妥協的底線又在哪裡
我對劉安順的性格其實是很有共鳴的
其實我自己的本性也是這樣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沒有什麼人情好講
清楚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卻在環境磨塑的過程中,無可避免需要妥協,卻又掙扎著心中那把尺的歸屬
這齣戲拍得很好,製作團隊的技術非常完美
整個畫面捕捉的角度,導演運鏡使用的意象,武打時捕捉天地人的高速攝影機,穿插劇情時的剪接手法
看得出來是個不計成本的拍法
只是劇本方面,到目前為止真的還是有不少結構上的缺陷
中國自從被港台劇汙染了之後好像就失去拍男人戲的勇氣了
什麼時候編劇才能明白,把劇情主線演好最重要,那些插科打渾的配角不需要這麼重的戲分,甚至可以不用設計出來破壞畫面
趙秀和額爾赫那條線根本可有可無,而且歹戲拖棚煩得要死
每到這時候就會無比懷念老版三國演義84集只有不到5個女人而且零感情線
或是雍正王朝44集裡僅兩小段模糊曖昧的女人線
男人戲就男人戲,無論沙場官場或江湖,都是男人的世界
像路瑤婷戴戎戎是為了推動主角主線進行我沒意見,但其他不重要的配角感情可不可以就勇於割愛不要來亂了=.=
演員部分
中國拍這種氛圍的戲劇,都會運用大量演技派老戲骨
鏢門無論主角配角,哪怕是一個跑龍套的,都比花千骨這種偶像劇強上萬倍
霍建華已經剃了頭穿了大棉襖仍然掩不住的國色天香(?)固然有點讓人分心(舔)
但劉安順這個角色情緒內斂不浮誇,逼著霍建華必須在一群老戲骨裡面以平淡無奇的角色性格站穩主角
從賭悶車的談笑江湖,掛黑袋的大段內心戲,乃至到了京城在各方相逼之下的掙扎堅持、眉梢眼角總是蘊含深意的一抹淡笑
華哥突破以往戲路,外表的文弱不影響他展現骨子裡的剛硬,大量使用眼神與氣場的無聲演技,確實讓人刮目相看
敢接這個角色真的需要勇氣,很高興看到霍建華再上一層樓
其餘配角部分表現相當出彩的包括王慶祥的戴海臣、李健的李希平、劉一含的戴戎
比較讓我有疑慮的是賈青飾演的路瑤婷
前期有點太過做作的可愛,這點真的應該要去跟趙麗穎學學什麼是不著痕跡的可愛
希望後期據說大虐的部分能夠有所進步
看這種注定悲劇的戲真的相當痛苦
但整個故事的展開還是能看到編劇吸引人的巧思
對白設計上相當具有早期中國歷史劇的精煉通透
編劇對人生、對風骨、對原則有自己很獨到的見解,相當值得深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