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3月6日 星期一

La La Land - 佳作以上,經典未滿


2017年電影獎,音樂電影La La Land氣勢驚人,單就得獎方面就重現了音樂電影久違的榮景。這段時間太過忙碌無法第一時間看,但身邊看完的朋友厭惡者有之,覺得過譽者有之,狂推者亦有。好奇這樣的兩極反應,加上架不住大家時不時地就想問我評價如何,趕在奧斯卡餘波蕩漾的熱度,還是趕緊進了電影院一探究竟 

從劇本來看,大致上來說,我喜歡這個劇本。
愛情故事只是完全不重要的糖衣外殼,裡面包裹的是每個創作者/藝術工作者內心最深的掙扎 --- 理想與現實,該如何取捨? 守舊與創新,該如何評估?
我們自己愛上這門藝術,是因他過往的面貌,但要帶領這門藝術走向未來,卻又必須拋開過去很矛盾是不是?
所以,藝術的表現究竟是讓自己滿意,還是讓觀眾滿意? 只讓自己滿意,自己會餓死,這門藝術會走向消亡;只讓大眾滿意,又覺得自己極其掉價,出賣靈魂
對於這全片最核心的大哉問,導演與編劇最終都沒有給出答案,事實上這個問題應該也永遠不會有答案。這樣的拉鋸,在創作者的心裡永遠不會消失,妳永遠找不到一個真正可以安居的平衡點,但在這樣的掙扎裡卻也可能激發出不同的火花。La La Land或許就是其中的一個火花,他所結合的復古與創新,不敢說完美,卻也確實突破了音樂電影現階段的瓶頸。

從拍攝手法上來看,La La Land無疑在向過往許多音樂電影致敬,我自己認得出來的就有 Singin’ in the Rain】、【West Side Story】以及很多電影咖應該比較看不出來的【Oklahoma!。尤其是【Singin’ in the Rain】被大量引用,看在喜愛這齣電影的我心中有一種熟悉的感動

首度將古典芭蕾帶入音樂劇世界的劃時代里程碑 -  Oklahoma!
後來的歌舞電影若有芭蕾片段多半都是仿效這段

儘管拍攝手法上的復古讓人感動,但不得不說,特別是在開頭的部分,導演並沒有真的掌握好一齣音樂電影的拍法。古往今來音樂電影的大忌就是讓劇中人過於突兀的開始唱歌,電影開篇簡直教科書式地示範了如何標準觸犯這項大忌,高速公路上的一大段歌舞非常百老匯開場,但也非常突兀,非常沒有必要,對劇情對情緒對人物對整齣戲的定調都沒有半分幫助,好在前半段為唱而唱的編排到後半段有漸入佳境,等到進入故事核心以後,結合復古基調,導演的拍攝便有如行雲流水,音樂的出現也隨著幾個主題旋律定調後顯得水到渠成嗯,所以今年奧斯卡導演獎是沒有競爭對手嗎還是怎樣=.=

音樂的部分,我個人倒是相當滿意,大概是整部電影最讓我滿意的元素了(只要假裝沒看到演唱者的表現就可以很滿意)
說到這裡真的一定要對製作團隊的勇氣表達個人山高海深般的佩服! 原創音樂電影啊! 故事原創,音樂也原創,這得要多大的膽子才敢這麼做啊0.0
事實上隨著原創成本與風險與日俱增的今天,不要說好萊塢電影的故事少有原創,連百老匯和西區都以改編當道,不但故事改編,連Jukebox Musical都蔚為降低風險的潮流,在這樣的創作環境下敢於下血本使用觀眾完全沒概念的故事音樂,無論成果如何,都已經十分值得給予肯定了!

或許La La Land的劍走偏鋒,的確也帶出了一些想像不到的成果。這幾年音樂劇改編電影不知道為什麼好像有一點點流行,從【Mamma Mia】、【Hairspray】、【Chicago】、【Sweeney Todd】,再到近年的【Les Mis】、【Into the Woods】、【Jersey Boys】,然而無一例外的,這些電影總是無法跳脫舞臺的表現結構,放在大螢幕上時總讓人尷尬無比,熟悉而經典的歌曲更往往毀滅在完全不會唱歌的好萊塢明星手上(斜眼看安海瑟威、休傑克曼、羅素克洛、強尼戴普和梅姨…),或許票房都不能算差(畢竟都有明星撐嘛),但實際評價卻總是落得兩面不討好。
La La Land異軍突起,讓觀眾完全沒有先入為主的機會,也讓拍攝者能夠完全依據電影的特質去構築音樂與故事,充分發揮音樂電影所獨有的浪漫與優勢,讓故事得以更跳躍的展開,尤其在最後那段 ‘IF’裡,以旋律的提示快速閃回兩人的另一種可能,憂傷的同時,音樂也提醒了觀眾整部片下來他們曾經與正在追求的美好似乎依然有著某一種形式的圓滿

演員表現則是這齣戲比較明顯的弱項
Emma Stone不太會唱歌,Ryan Gosling不太會跳舞,以歌舞為元素的音樂電影只有這樣的選角水準,委實不太及格。開頭Emma的歌聲還讓我勉強可以忍受,主要是因為角色心境的掙扎失落要以這樣沙啞的方式表達我沒有太大意見,但到了結尾前的"Audition/The Fools Who Dream",明明是Mia最重要的一場戲還唱得快斷氣,就相當讓人出戲了,到底是為什麼要cast一個這麼明顯has no voice的女主角啊
Ryan Gosling低沉的嗓音則相當迷人,聽他唱歌有稍微彌補一下Mia的違和,專程去學鋼琴頗讓人敬佩,不過踢躂顯然就不是個一蹴可及的技能。兩人在山坡定情的那幕,前一秒看到Ryan掛在路燈上就想: 那接下來一定是讓人愉悅的踢躂!!(期待星星眼);下一秒欸不是你們兩個怎麼跳那麼慢還一臉快滾下山的感覺=.= 如果導演是想要讓我們更加懷念能歌能舞能演的Gene Kelly…那你真的成功了orz

Singin' in the Rain被La La Land選用的著名畫面之一,這才是踢躂好嘛!

兩位主要演員在歌舞上的笨拙也是讓La La Land在歌舞切換上略顯尷尬的主要因素,畢竟音樂電影融入歌舞元素時就是期待能夠流暢無縫的轉換,但兩位主角不是歌聲讓人嗆到就是跳舞快要跌倒,讓整部電影的流暢度大打折扣啊

整體而言,我贊同La La Land某方面來說確實過譽,幕前幕後的不完美都十分顯而易見,然而,我不會認為他是一齣失敗的音樂電影,畢竟比起每每畫虎不成反類犬的音樂劇改編電影,La La Land重新找回了音樂電影獨特的魅力,能夠甩開 如何適應大螢幕的煩惱,而專注於 為大螢幕而生的編劇譜曲,對憋屈了這麼多年的音樂劇迷來說真是一大解放
而用一個愛情故事,舉重若輕地呈現創作者自己對創作的哲學辯證,我喜歡這個沒有答案的答案,也對這樣的徬徨無奈心有所感。那麼多的爭論,那麼多的掙扎,那麼多對商業與價值的迷惘,La La Land輕輕觸動了我心底那份始終縈繞不去的悲哀,我們永遠都不會有結論,但我因此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結局的Sebastian給我的感覺很像【Jersey Boys】最後的Frankie Valli,經歷過、追求過、努力過身邊的人來了又走,許多事情成全了又失去,人生太多太多的得失太難說,但最後那微微揚唇的一笑裡,我們愛過,我們擁有過,最後的最後我還有我所執著的音樂陪伴我,那就夠了,不是嗎?


La La Land,敬那些執著而不求被聆聽的夢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