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今天是運動會
還記得~大一上學期我過得很不開心
那天下午~偷偷從山頂操場溜下來,獨自一人逛到圖書舊館,心血來潮,想到老弟大力推薦的《悲慘世界》,閒來無事,索性就看了起來~
其實我要坦白說,昨天帶同學看的時候他是整個人繃了三個小時認認真真的看完(汗~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在旁邊使他不得不認真看~),而其實我當年第一次看的時候是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旅店老闆出場的時候稍微醒了一下吧,其他偉大的歌是一句也沒聽進去…><
但也或許因為這樣,《悲慘世界》給我的第一印象不是雜或龐大,而是我只catch到了我醒過來看到的那個點…,其實今天再回頭來看,才發覺對於第一次接觸《悲慘世界》而又沒個識途老馬在旁邊解說的人來說,大概真的會覺得很雜亂,我自己是因為睡著,而上學期跟我一起做報告的人是因為我邊放邊講解劇情、演員資料、背景管絃樂。
其實,一年前的今天,在圖書館看完之後,印象最深的大概也就幾個點吧,包括難以忽略的大合唱One Day More、Bring Him Home後面那個要命的長音、還有就是Javert自殺了…剛看完並沒有馬上瘋狂喜愛,而是淡淡卻深刻的哀愁,我問自己,在我對人性完全失望的那刻,你是要告訴我這世界上真的有像Valjean這樣的人存在?那天哭,也說不清是為什麼而哭,但哭過之後也只覺得沉甸甸的很不好受,對這部劇的印象也僅停留在普通而已,只是Javert自殺的那段始終在我心底縈繞不去,好奇著這個劇本究竟有多深的深度才能這樣探討真實的人性~
也說不清,自己到底是哪一次真真正正愛上《悲慘世界》的,或許是在之前的走馬看花,或許是在電腦前細細品味每個畫面的時刻,又或者…最深刻的愛是從上學期的報告而來~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想像把一首歌反覆聽個十遍以上,第一遍聽歌者的情感詮釋,第二遍聽歌者的技巧,第三遍聽曲式的鋪排,第四遍聽管絃樂的架構,第五遍聽配器的使用,第六遍研究歌詞的深意,第七遍穿插著找各主題動機……,十週年全劇一共41首,全部都是我來聽來寫,再加上報告前後的本劇緣起、幕後功臣、演員介紹等等我也不想請人代筆,半個學期的時間,全部搞定交出去,最後那個禮拜我根本就天天做到凌晨五點…
但是林老師說對了,收穫最多的是我自己…我的組員可能在這以後對《悲慘世界》還是懵懵懂懂,又或是只聽我說說那樣的走馬看花,但我自己在這當中的學習卻是十分珍貴的。剛開始的幾首很花時間,有時候聽個兩三遍都不一定聽得到你要注意的那個點,但漸漸越來越快,到後來甚至可以一遍當中同時聽幾個面向的東西…。自己尋找主導動機並爲之定義命名也是很有趣的事,當然有時候找那段音樂找得很頭大,不過好在之前就對整個十週年夠熟,流程和每首過渡旋律也差不多都能背了,而且當你真的找到你要的那段,或是聽到第九遍十遍猛然間發現怎麼背景會是這個旋律的時候,那種豁然開朗明白了編曲和作曲者心意的感覺真的非常美妙!!這也奠定了我日後對喜歡的CD能夠很快抓到重點寫評,也使我往後對許多只有出CD的演出都能很準確的catch到演員所要表達的東西,常常CD聽一聽~就寫寫說我覺得應該怎樣…結果後來有人上官方網站找還果真被我猜到,尤其是十週年的演員,根本有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默契
《悲慘世界》包含的面向很廣,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完的,一開始最喜歡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爲了學生們的陣亡而落淚;後來則是愛上 “One Day More”的霸氣、 “The Confrontation”的火花四射、 “Stars”的豪情澎湃、 “Bring Him Home”的愛與犧牲……
這一年來,一步步的,看到《悲慘世界》的每一個面向;更一步步的,愛上她每個不同的層面,她給我的感覺是…我永遠也別想看透她有多深有多廣,永遠永遠都有新的驚喜和領會。
然而,不變的是,那從一開始就輕輕撥動我心弦的漂亮合聲---
Take my hands
And lead me to salvation
Take my love
For love is everlasting
And remember the truth that once was spoken
To love another person is to see the face of God~~~
編劇在首演前的第一次彩排就不斷對演員們強調:這是一部關於上帝的音樂劇。是的,廣泛紛雜的《悲慘世界》若要用一個主題囊括,那個主題就是---救贖、愛與犧牲。而這一切的源頭就是耶穌,因為有神所預備的救贖,帶來十字架上永遠不死的愛與犧牲,兩千年來在人間一遍又一遍傳唱著同樣的故事,感動世世代代的人心。世界或許悲慘,但這點愛的光芒卻也永恆不墜。
There is that Smaller World which is The Stage, and that Larger Stage which is The World.
2006年11月25日 星期六
悲慘世界十週年分析 Part4---Valjean's Soliloquy
嗯亨~最近很多人開始迷上悲慘世界~
讓我又開始手癢,再度下定決心要繼續把分析貼完~~~
嘖嘖~之前介紹了兩首吧~現在來個第三首吧!
3. Valjean’s Soliloquy
從 “What have I done”到 “Just for stealing a mouth of bread”的配樂很重很緊張,表達了Valjean內心的強烈衝突,既想到主教的善良與自己的自慚形穢,一方面卻又難以忘懷為了一口麵包所忍受的十九年羞辱,尤其唱到最後三個字,還是恨恨的,還是對這樣一個不成比例的代價難以釋懷。此處背景管絃樂中不斷強力放送的還是「苦難」主題的兩個音,彷彿一種掙不開的枷鎖籠罩著Valjean。
從 “Yet why did I allow that man…”到 “This world that always hated me!”音樂放柔,此時的Valjean再度想到主教的善,在其中三句的尾音“other”、 “trust”、 “brother”,Colm使用一點點氣音,帶出了他心底的柔軟和善良,不過最後一句的 “hate”拔高還是又夾了難以平息的怨恨;到了 “Take an eye for an eye”因想到原先極端的做人原則,音樂拔高又加重,最後一個字 “known”的收音小小的破了一下,激烈的情緒衝突已達到高點;從 “One word from him and I'd be back”開始Valjean繼續掙扎,內心羞愧又猶豫,最後一句“Is there another way to go?”則帶著無限的疑惑;最後一段 “I ‘m reaching but I fall~”,開始時聲音仍然困惑迷茫,整個配樂凝滯不前,到”I’ll escape now from the world~”,他終於頓悟,音樂開始流轉,最後一個激烈地長音叫完,背景隨即出現 “One Day More”的前奏,流動的音型象徵戰勝掙扎,更象徵了明日的希望,與之後的 “Who Am I”及 “One Day More”(兩首曲子主旋律相同)遙遙呼應。
本段的曲調與第二幕後面 “Javert's Suicide”完全一樣,巧妙象徵了兩個角色的對比性。另外,一直很讚嘆LM英文作詞者的功力,此劇的成功作詞者是很大的關鍵,這也是LM遠勝荀白克另一部作品Miss Saigon的原因,尤其在這種半說半唱的獨白唱段,Valjean的掙扎和回憶主教所給他的感動,乃至最後蛻變完成的歌詞都帶有濃重基督信仰的色彩,他生命更新的歷程正如每個基督徒決心歸主時所經歷過的掙扎,看Valjean的成長,基督徒當是深有共鳴的!
讓我又開始手癢,再度下定決心要繼續把分析貼完~~~
嘖嘖~之前介紹了兩首吧~現在來個第三首吧!
3. Valjean’s Soliloquy
從 “What have I done”到 “Just for stealing a mouth of bread”的配樂很重很緊張,表達了Valjean內心的強烈衝突,既想到主教的善良與自己的自慚形穢,一方面卻又難以忘懷為了一口麵包所忍受的十九年羞辱,尤其唱到最後三個字,還是恨恨的,還是對這樣一個不成比例的代價難以釋懷。此處背景管絃樂中不斷強力放送的還是「苦難」主題的兩個音,彷彿一種掙不開的枷鎖籠罩著Valjean。
從 “Yet why did I allow that man…”到 “This world that always hated me!”音樂放柔,此時的Valjean再度想到主教的善,在其中三句的尾音“other”、 “trust”、 “brother”,Colm使用一點點氣音,帶出了他心底的柔軟和善良,不過最後一句的 “hate”拔高還是又夾了難以平息的怨恨;到了 “Take an eye for an eye”因想到原先極端的做人原則,音樂拔高又加重,最後一個字 “known”的收音小小的破了一下,激烈的情緒衝突已達到高點;從 “One word from him and I'd be back”開始Valjean繼續掙扎,內心羞愧又猶豫,最後一句“Is there another way to go?”則帶著無限的疑惑;最後一段 “I ‘m reaching but I fall~”,開始時聲音仍然困惑迷茫,整個配樂凝滯不前,到”I’ll escape now from the world~”,他終於頓悟,音樂開始流轉,最後一個激烈地長音叫完,背景隨即出現 “One Day More”的前奏,流動的音型象徵戰勝掙扎,更象徵了明日的希望,與之後的 “Who Am I”及 “One Day More”(兩首曲子主旋律相同)遙遙呼應。
本段的曲調與第二幕後面 “Javert's Suicide”完全一樣,巧妙象徵了兩個角色的對比性。另外,一直很讚嘆LM英文作詞者的功力,此劇的成功作詞者是很大的關鍵,這也是LM遠勝荀白克另一部作品Miss Saigon的原因,尤其在這種半說半唱的獨白唱段,Valjean的掙扎和回憶主教所給他的感動,乃至最後蛻變完成的歌詞都帶有濃重基督信仰的色彩,他生命更新的歷程正如每個基督徒決心歸主時所經歷過的掙扎,看Valjean的成長,基督徒當是深有共鳴的!
2006年11月20日 星期一
再論悲慘世界十週年---一言難盡的感動
The 10th anniversary concert was amazing too. Everyone was so scared, partly because it was being filmed, but also because you realised that half the people behind you had sung the same role before. It was wonderful, though, because everyone there were friends, fans and family.
上PQ的官網查資料,在某段不相干的訪問中,無意中看到這段話~
這麼久以來,我第一次聽到十週年上的演員談到有關這場歷史性音樂盛宴的感想~
LM十週年讓劇迷們過足了癮,最強的卡司群,最優秀的合唱團,最氣勢磅礡的管弦樂團,最內行的觀眾,最深刻的表演…
這場盛會,台上台下的感動交織成一片~
對珍貴的TAC,我是愛不釋手,戀上至今一年多來,沒有一天不聽…
往後拿到的所有LM版本全都以此為準~
對這些演員敬佩讚嘆之餘,卻也覺得反正他們早成經典,唱來應該是駕輕就熟的~
卻從沒想過…在台上的他們,心中有什麼樣的感覺~
誠如PQ所說,大家都很緊張,一方面這將會現場收錄成DVD,另一方面更是因為你知道在你背後一半的人都曾演過同樣的角色…
現場收錄的確是一件令演員們緊張的事~
音樂會的現場其實因為許多因素的影響,觀眾再怎麼厲害也很難全神貫注去抓你聲音中的毛病,何況這樣的盛會大家一定是High到爆!
但是無奈卡麥隆大哥宣布要收錄CD和DVD~
如此一來~每一個細節的轉換,每一點聲音的瑕疵都能被挑出來~
LM前三個版本都是進錄音室錄的,不好可以重來,不夠可以再修~
但一個現場收錄的版本如果要永垂不朽,考驗的是演員們在現場的功力,既要努力在肢體語言上滿足現場觀眾的要求,更要兼顧歌聲上的毫無瑕疵,情緒上完美的表達~
實在很難想像,在這樣的場合下,他們怎麼還能將每一首曲子唱到不僅完美,而且是達到昇華的地步~情緒的掌控之細膩巧妙,禁得起不同層次的理解~
在最初評TAC時我就說過~這是一場高手過招的音樂會~
卡司群實在太強,台下觀眾全是頭號劇迷,不要說這些~後來陸續知道,就連背後的大合唱團也有一堆來頭不小的人物~
譬如現在倫敦現任Valjean就是當天合唱團中的一員~
那一個夜晚,在你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都是星光熠熠~
幾個主要演員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了~
滿劇院都是耳朵已經刁得不能再刁的人…你不能有一絲一毫會被抓包的缺點~
全世界公認的經典Javert---Philip Quast在多次受訪中不只一次提到,LM十週年是他演員生涯中最困難也是最緊張的一次表演~
很大的壓力~
台上高手環伺,台下沒有一個看熱鬧的外行人~連後台都坐了17個國家的Valjean!
我不知道還有哪場音樂會能給演員們的抗壓性這麼大的挑戰~
然而,TAC的珍貴就在於---他們將這些壓力昇華了…
整場音樂會中,我看到的不是緊張的演員,而是一群因為英雄惜英雄而互相激盪彼此潛力的精英~
沒有一個版本的 “The Confrontation”能有那麼亮眼的火花,因為這是當世兩大經典激盪出的結果~兩人一起喊出的 ‘Javert’,在時間和力度的拿捏上表現得天衣無縫~
沒有一個版本有那樣波瀾狀闊的 “One Day More”,所有演員在自己唱段的成熟外再加上質量俱優的合唱團,讓這首大合唱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
看到十週年~識貨的人會感動,那是一種被一群精英震撼的感動!
終你一生都很難看到這麼陣容堅強的卡司,難怪卡麥隆敢帶點狂傲的在封面標上斗大的標題---DREAM CAST!!!
因為恐怕在此之前,這樣的組合根本是劇迷們連作夢都不敢想的~
當晚在皇家艾伯特音樂廳的5000人是幸運的~我完全沒法在腦袋裡想像當晚現場的氣氛會是怎樣的激動人心,他們真的是這世上最幸福的劇迷~
那晚的演員沒有一個能夠忘懷當時的情景,當人們問Philip Quast是否還會再出演Javert時~
他的回答是---不!因為再也沒有什麼能夠超越皇家艾柏特音樂廳的那個晚上~
是的,那是個巔峰,是這齣音樂劇傲然炫示自己無與倫比的成就的一刻~
所有能看到這張DVD的觀眾是幸運的,我們有機會見證這個音樂劇的奇蹟~
更重要的是,我們跟這些人還活在同一個年代,這些經典都還沒有逝去,都還活躍在英美的舞台上~
我常問~Colm Wilkinson 62歲的年紀,我們還能看到他唱多久?
Michael Ball這幾年健康頻頻亮紅燈,我們還能有多少機會看他又唱又跳?
Philip Quast比起十週年又蒼老了不少,從近期訪問看來他也有些吃不消這種長期演出了~
LM十週年音樂會絕對是禁得起時間考驗的東西~
它將會永存後世,告訴往後無數代的音樂劇迷它曾經的彪炳戰功~
它會讓一代又一代音樂劇迷看到這些經典的演員如何創造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
如此看來,演員們那天龐大的壓力與緊張是值了~他們留下的是不朽的作品~
只想好好把握這不多的光陰,珍惜這群經典還活躍的時刻,讓我以後能驕傲得告訴後輩們,我們曾經見證過他們的出色與優秀~
上PQ的官網查資料,在某段不相干的訪問中,無意中看到這段話~
這麼久以來,我第一次聽到十週年上的演員談到有關這場歷史性音樂盛宴的感想~
LM十週年讓劇迷們過足了癮,最強的卡司群,最優秀的合唱團,最氣勢磅礡的管弦樂團,最內行的觀眾,最深刻的表演…
這場盛會,台上台下的感動交織成一片~
對珍貴的TAC,我是愛不釋手,戀上至今一年多來,沒有一天不聽…
往後拿到的所有LM版本全都以此為準~
對這些演員敬佩讚嘆之餘,卻也覺得反正他們早成經典,唱來應該是駕輕就熟的~
卻從沒想過…在台上的他們,心中有什麼樣的感覺~
誠如PQ所說,大家都很緊張,一方面這將會現場收錄成DVD,另一方面更是因為你知道在你背後一半的人都曾演過同樣的角色…
現場收錄的確是一件令演員們緊張的事~
音樂會的現場其實因為許多因素的影響,觀眾再怎麼厲害也很難全神貫注去抓你聲音中的毛病,何況這樣的盛會大家一定是High到爆!
但是無奈卡麥隆大哥宣布要收錄CD和DVD~
如此一來~每一個細節的轉換,每一點聲音的瑕疵都能被挑出來~
LM前三個版本都是進錄音室錄的,不好可以重來,不夠可以再修~
但一個現場收錄的版本如果要永垂不朽,考驗的是演員們在現場的功力,既要努力在肢體語言上滿足現場觀眾的要求,更要兼顧歌聲上的毫無瑕疵,情緒上完美的表達~
實在很難想像,在這樣的場合下,他們怎麼還能將每一首曲子唱到不僅完美,而且是達到昇華的地步~情緒的掌控之細膩巧妙,禁得起不同層次的理解~
在最初評TAC時我就說過~這是一場高手過招的音樂會~
卡司群實在太強,台下觀眾全是頭號劇迷,不要說這些~後來陸續知道,就連背後的大合唱團也有一堆來頭不小的人物~
譬如現在倫敦現任Valjean就是當天合唱團中的一員~
那一個夜晚,在你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都是星光熠熠~
幾個主要演員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了~
滿劇院都是耳朵已經刁得不能再刁的人…你不能有一絲一毫會被抓包的缺點~
全世界公認的經典Javert---Philip Quast在多次受訪中不只一次提到,LM十週年是他演員生涯中最困難也是最緊張的一次表演~
很大的壓力~
台上高手環伺,台下沒有一個看熱鬧的外行人~連後台都坐了17個國家的Valjean!
我不知道還有哪場音樂會能給演員們的抗壓性這麼大的挑戰~
然而,TAC的珍貴就在於---他們將這些壓力昇華了…
整場音樂會中,我看到的不是緊張的演員,而是一群因為英雄惜英雄而互相激盪彼此潛力的精英~
沒有一個版本的 “The Confrontation”能有那麼亮眼的火花,因為這是當世兩大經典激盪出的結果~兩人一起喊出的 ‘Javert’,在時間和力度的拿捏上表現得天衣無縫~
沒有一個版本有那樣波瀾狀闊的 “One Day More”,所有演員在自己唱段的成熟外再加上質量俱優的合唱團,讓這首大合唱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
看到十週年~識貨的人會感動,那是一種被一群精英震撼的感動!
終你一生都很難看到這麼陣容堅強的卡司,難怪卡麥隆敢帶點狂傲的在封面標上斗大的標題---DREAM CAST!!!
因為恐怕在此之前,這樣的組合根本是劇迷們連作夢都不敢想的~
當晚在皇家艾伯特音樂廳的5000人是幸運的~我完全沒法在腦袋裡想像當晚現場的氣氛會是怎樣的激動人心,他們真的是這世上最幸福的劇迷~
那晚的演員沒有一個能夠忘懷當時的情景,當人們問Philip Quast是否還會再出演Javert時~
他的回答是---不!因為再也沒有什麼能夠超越皇家艾柏特音樂廳的那個晚上~
是的,那是個巔峰,是這齣音樂劇傲然炫示自己無與倫比的成就的一刻~
所有能看到這張DVD的觀眾是幸運的,我們有機會見證這個音樂劇的奇蹟~
更重要的是,我們跟這些人還活在同一個年代,這些經典都還沒有逝去,都還活躍在英美的舞台上~
我常問~Colm Wilkinson 62歲的年紀,我們還能看到他唱多久?
Michael Ball這幾年健康頻頻亮紅燈,我們還能有多少機會看他又唱又跳?
Philip Quast比起十週年又蒼老了不少,從近期訪問看來他也有些吃不消這種長期演出了~
LM十週年音樂會絕對是禁得起時間考驗的東西~
它將會永存後世,告訴往後無數代的音樂劇迷它曾經的彪炳戰功~
它會讓一代又一代音樂劇迷看到這些經典的演員如何創造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
如此看來,演員們那天龐大的壓力與緊張是值了~他們留下的是不朽的作品~
只想好好把握這不多的光陰,珍惜這群經典還活躍的時刻,讓我以後能驕傲得告訴後輩們,我們曾經見證過他們的出色與優秀~
2006年11月18日 星期六
深夜燈下 清茶一杯 細品PQ
小小抱怨一句....天空那邊的管理介面超級囉唆難用....
我看我還是先po這再轉那好了...那邊複製文章超級麻煩....而且狂當....
在聽了三遍之後,對這張專輯的喜愛又更深了一層~
在前面回網友的留言中提過~
我很欣賞PQ在這張專輯裡所要展現的特質,因為那是一個與舞台上的冷酷截然不同的Philip~
01-Life on Earth/Four Faded Walls
這首呢,其實我覺得特殊性沒那麼高,當然~情緒的表達還是比PQ在許多音樂劇中給我的印象要強得多~
或許可以把這一曲當個暖身操吧~
02-Face of a Stranger
旋律很淡~
但是整首曲子卻流露著淡淡的哀傷與無奈....那是一種男人不足為外人道的痛苦~
看著歌詞,聽著PQ的歌聲,那種極淡的哀愁卻濃烈的縈繞在我心底~
我不知道....PQ是用怎樣的心情在唱這首曲子~
其實歌詞中大半的景況與他的狀況相差無幾~
在一片淡然的歌聲中,思緒彷彿飄回1987年,Philip漂洋過海,走過大半個地球,來到英國~
帶著澳洲人的口音,在有著民族驕傲的大英帝國,他努力再努力,然後"gained some celebrity"~
然而至終~the face of a stranger的悲哀是否從未消失在他的心底?
那種離鄉背井的無奈黯然....聽得我心疼無已~
很注意聽他每次唱到"stranger"的轉折....總會讓我心裡又揪疼了一下.....
03-Lazy Afternoon
這首的旋律性不高~整體曲風聽起來真是切題之極~果然是夠"lazy"~
不過這首曲子卻很適合PQ的音域,中低音的表現相當精采~
題外話的是---這張專輯裡面雖然沒有氣勢磅礡的大曲子來表現Philip精湛的長音功力,但是他中低音域的特色還是有得到適當的展現的,還記得LM中那聲"You wear a different chain~~~",那個低音下得我直呼過癮啊!在這張專輯中PQ有很多機會展現~相當醉人~
04-I'm on Fire/Every Breath You Take
儘管大部分的人對這兩首翻唱曲都不抱什麼太高的評價~
但對於我這種第一次接觸這首曲子的人來說,對PQ的表現還是相當推崇的~
一直覺得Philip的中低音只能用"性感"兩個字來形容啊,當他擺脫了Javert的那種陰陰的冷酷之後,中低音的溫情就彷彿小火暖暖的燒著,那句"Oh-oh-oh, I'm on fire"最讓我心醉~
05- And They're Off
雖然Philip這張專輯整體風格趨於保守,但還是有些小高潮的~
個人認為這首算是一個小小的高潮,彷彿看到舞台上那個強硬的PQ再度現身,在他拉長拉高音的時候,就恍若瞧見當年Javert的身影~
或許是因為在拿到這張專輯之初我就下意識的在尋找Javert身上的色彩吧,所以聽到這裡會倍感親切~
06- Some Enchanted Evening/Hello Young Lovers
兩首曲子,選自R&H這對黃金拍檔的兩部名作《South Pacific》和《King and I》
R&H的曲風本就是走清新自然路線,而此處Philip更是增添了無限的柔情進去,他在這裡的表現應該是整張專輯溫柔的巔峰了~
之前說過了,我太習慣冷酷的PQ了,一聽之下立刻醉倒~
我想,在這次的選曲中,這兩首應該是最廣為人知的了,而Philip的詮釋與曲風作了最好的搭配~
從來不知道他也可以這麼溫柔細膩,在稍微高一點的地方便刻意放輕,就好像在你耳邊輕輕唱著,在靜謐的夜晚帶來無限感動~
另外,這裡很值得讚揚的就是背景的大提琴,我一直很喜歡大提琴穩重的音色的,常常在PQ一個溫柔的尾音未結束時就輕輕地予以回應,有時又不著痕跡地在後面鋪陳背景,人聲與琴聲的搭配十分別致~尤其在最後的結尾處,PQ的聲音往上飄,大提琴的聲音略略往下沉再慢慢鋪墊開來,編曲的用心看得到~
07- Color and Light
選自史帝芬桑坦的作品《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
非常非常逗趣的一個改編,開頭半說半唱陳述了PQ在初接這部劇時的緊張,看他提到與老婆認認真真的跑去研究George的畫作,微笑之餘也不禁佩服這位偉大演員的敬業~
絲毫不會畫畫的Philip要飾演一位畫家,壓力夠大了~
首演之夜伴隨著長子的出生,只能說是混亂一片~
我不知道自己對英文歌詞有沒有理解錯誤,這首改編的歌詞裡透露的是PQ不為人知的趣事---現在看來是趣事,只怕當事人當時是哭笑不得…
原諒我~其實我不太知道這部劇到底講些什麼,但是PQ的敬業,我看到了~
(一個冷靜的人突然歇斯底里起來實在很有趣…唉~邊聽邊狂恨自己沒有辦法看現場!!!演唱會當下PQ的表演不知道有多精采啊~~~)
08- Finishing the Hat
同樣選自《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
其實我對史帝芬桑坦的作品一直沒有很欣賞,或許他的劇整體感不錯,但若把曲子單獨抽出來聽我就深深的覺得不怎麼樣了~(跟韋伯相反啊…)
這首的風格是典型的桑坦風,其實後來陸陸續續聽了一點他的作品,大體的作曲風格就是這樣啦~
對這部劇乃至這首歌都沒什麼了解~
所以就暫且不評了~
09- Lost in the Stars
不知道是不是LM中毒太深~
我老覺得PQ在唱任何跟Stars有關的東西時,總是有一份特殊的感覺~
那種暗夜下的明亮,黑暗中的點點星光~
不同於LM “Stars”的豪氣干雲,此處的Philip明亮卻帶著溫柔~
另外,此曲的部分音域較低,可以趁機欣賞一下PQ漂亮的低音表現!
10- My Father's Hands
Philip唱這首曲子時已經44歲了,提起了自己的父親,還是有一種孺慕之情~
或許父子之間的情感永遠都是最耐人尋味的吧~
這首既是特別為這場音樂會所寫的,我想歌詞中多多少少反映了PQ對父親的感懷~
這裡,PQ的表現絕對是出彩的,一個好的歌者,拿著自己真正的感情去唱時,總是能唱出一份獨特的雋永~
很喜歡PQ唱到 “They were strong, they were rough They would lift me high so I could count the stars ”這裡的感覺,很堅定、有崇敬、甚至有更多為人父之後的感慨~
有趣的是,這首曲子的結尾似乎沒有完成…留下餘韻不絕的伏筆~
(凌晨四點…我快死了~先去睡覺再說~)
11- What You'd Call a Dream
這裡,PQ的詮釋是很細膩的,頭尾的鋪陳柔到了一種極致,之後歌聲伴隨球兒高飛,輕輕的帶起一陣弧度,再慢慢落下~
然後隨著太陽的熱度再次漸漸提高力度,咬字也漸漸重了起來~
呵~在這張專輯裡很難得見他咬字如此有力度~
最後回歸起初的溫柔,只是似乎再多了一點什麼,輕輕的~做了結束~
很溫暖細膩的歌曲,恰如那一陣陽光,暖暖的灑在我心上~
12- The King's New Clothes
這首歌啊~真的不能在公眾場所聽,聽了就忍不住笑~
國王的新衣,多老套的寓言故事,偏偏PQ可愛之極,講起故事來生動活潑~
國王、皇后、裁縫師、人民、小男孩…聲音極盡俏皮之能事,聽著現場觀眾的笑聲心裡真是羨幕極了,能想像我們的Javert在舞台上耍寶嗎?
我自己是很難想像這幅畫面啦~唉~現場觀眾實在是有福啊~
不過自己心裡也小小的murmur了一下~PQ老大給他兒子講床邊故事的時候不會就是這個樣子的吧!?
13- Letting You Go
很喜歡這首歌的低音部分,開頭的沉重,音樂彷彿凝住了,PQ的聲音低低的呢喃,歌詞陳述著生活中的瑣事,恍若一切無事~
只是,平淡之中,每次唱到 “Letting you go away from me”的 “go~~~”時,聲音總會跟著輕輕的飄起來,似乎是一股難言的心痛~
重複兩遍後,聲音轉為淒切,氣勢越來越高,種種的不甘終於表現出來,幾個字的輕微顫音處理,配上大提琴的短暫間奏幫補,帶出一段小高潮~
可惜高潮未盛先衰,很快再度低沉下來,在鋼琴的頑固伴奏中靜靜結束~
這也是這張專輯讓我感到大為扼腕的地方,很多時候你會覺得~哇哇要上去了,醞釀夠了,要一飛沖天了,他卻太快的軟下來,徒增失望啊…
14- Happy Anniversary
如果在你結婚二十週年的夜晚出了一大堆trouble,你會怎麼樣?
整張專輯中,第一個吸引我注意力的就是這首曲子~
陰暗卻俏皮的節奏,帶出的是一種黑色幽默~
PQ帶著些微諷刺的冷靜唱腔,唱出混亂中的景況~
第一次的 “Happy Anniversary”譏諷的意味十分濃厚
然而當一切不順到了極點時,PQ的聲音卻柔和了下來~
在歌詞中,我看到的是一對結婚二十年的夫妻,真實的生活,平凡的幸福~
那句 “And we knew that our love Is stronger than time ”帶出淡淡而雋永的柔情~
最後三句的 “Happy Anniversary”,諷刺已經不見,留下的是平淡的溫柔~
這裡還要誇一下鋼琴的伴奏,有個地方搭配歌詞處理得十分可愛!
15- He Fades Away/The River
對前面那首沒什麼感覺,但非常非常喜愛後面的The River
這首曲子跟PQ的音域實在太合了!他的男中音真的聽得我很舒服,每次唱到 “We'd go down to the river And into the river we'd dive Oh, down to the river we did ride”都讓我的心快融化了~
背景伴奏的重音彷彿打在我心上,Philip的歌聲情緒不像寇叔那麼強烈,我無法很清楚的指出到底哪裡的轉折讓我感動了,但是就是這種淡淡的卻又包藏著無限深情的感覺深深打動我,那是一種男人特有的情緒,冷靜的外表下卻有著一份只有自己知道的熱情~
很喜歡後半段合唱的部分,PQ的聲音在兩個低音中間更顯出彩,比起前半段他也把音高和音量再往上拉了一點,凌駕著其他合聲,很美的詮釋~
16- New Words
溫情滿滿的一首曲子,一個父親抱著坐在膝上牙牙學語的兒子,一個字一個字的教~
旋律很簡單,歌詞也很簡單,只是這個溢滿父愛的PQ深深感動了我~
每一次唱到 “my son”,都在我心上輕輕吹起一陣漣漪,或許這是一個男人最溫馨真誠的時刻了~
教完了 “moon”、 “stars”,最後一段的歌詞最讓我心醉~
There's a light in my eyes now And a word for what you see We call it love, my son, say "love" So hard to say, my son It gets harder~~~
聽完之後眼睛紅紅的,這首歌所帶起的感觸,很多~很深~
17- Life on Earth
呼應著未完的開場曲,PQ更加堅定的將這首曲子完整唱完~
比較可惜的是PQ在唱到高音部分的時候有一點點的吃力,也因此在結尾部分的那三句在那樣的音高上採取斷句的處理方式算相當聰明~
相當喜歡他最後一個音 “life~~~”的拖長音,或許是因為…跟LM裡 “Stars”的結尾有些相像吧~
(汗~原來搞了半天我還是希望他能唱唱Stars….@@)
18- I Was Here
(邊聽邊寫了兩天~我終於快評完了~~~感動到要飆淚啊!!!)
喔~這首曲子的作詞者該好好認識一下了~寫得太好了!!!
官網上說,五首新曲子是專爲PQ寫的…這是否意味著我可以將他們看成是PQ的心境呢?
一個堅強奮鬥的男人,為了什麼而奮鬥?他渴望的是什麼?
從潦倒到成功,有多少時候的艱苦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總是希望能留下些什麼,留下些時間無法磨滅的東西…
Philip從一開始的懷疑到最後歌聲直入雲霄的堅定,我看到一個成功男人背後的辛酸,卻也看到他最終的目標---能大聲宣告I was here!
很想告訴PQ,你早就做到了~三座奧立佛獎足以令你名垂青史,那個經典的Javert,永遠永遠會留在世人心中~
我看我還是先po這再轉那好了...那邊複製文章超級麻煩....而且狂當....
在聽了三遍之後,對這張專輯的喜愛又更深了一層~
在前面回網友的留言中提過~
我很欣賞PQ在這張專輯裡所要展現的特質,因為那是一個與舞台上的冷酷截然不同的Philip~
01-Life on Earth/Four Faded Walls
這首呢,其實我覺得特殊性沒那麼高,當然~情緒的表達還是比PQ在許多音樂劇中給我的印象要強得多~
或許可以把這一曲當個暖身操吧~
02-Face of a Stranger
旋律很淡~
但是整首曲子卻流露著淡淡的哀傷與無奈....那是一種男人不足為外人道的痛苦~
看著歌詞,聽著PQ的歌聲,那種極淡的哀愁卻濃烈的縈繞在我心底~
我不知道....PQ是用怎樣的心情在唱這首曲子~
其實歌詞中大半的景況與他的狀況相差無幾~
在一片淡然的歌聲中,思緒彷彿飄回1987年,Philip漂洋過海,走過大半個地球,來到英國~
帶著澳洲人的口音,在有著民族驕傲的大英帝國,他努力再努力,然後"gained some celebrity"~
然而至終~the face of a stranger的悲哀是否從未消失在他的心底?
那種離鄉背井的無奈黯然....聽得我心疼無已~
很注意聽他每次唱到"stranger"的轉折....總會讓我心裡又揪疼了一下.....
03-Lazy Afternoon
這首的旋律性不高~整體曲風聽起來真是切題之極~果然是夠"lazy"~
不過這首曲子卻很適合PQ的音域,中低音的表現相當精采~
題外話的是---這張專輯裡面雖然沒有氣勢磅礡的大曲子來表現Philip精湛的長音功力,但是他中低音域的特色還是有得到適當的展現的,還記得LM中那聲"You wear a different chain~~~",那個低音下得我直呼過癮啊!在這張專輯中PQ有很多機會展現~相當醉人~
04-I'm on Fire/Every Breath You Take
儘管大部分的人對這兩首翻唱曲都不抱什麼太高的評價~
但對於我這種第一次接觸這首曲子的人來說,對PQ的表現還是相當推崇的~
一直覺得Philip的中低音只能用"性感"兩個字來形容啊,當他擺脫了Javert的那種陰陰的冷酷之後,中低音的溫情就彷彿小火暖暖的燒著,那句"Oh-oh-oh, I'm on fire"最讓我心醉~
05- And They're Off
雖然Philip這張專輯整體風格趨於保守,但還是有些小高潮的~
個人認為這首算是一個小小的高潮,彷彿看到舞台上那個強硬的PQ再度現身,在他拉長拉高音的時候,就恍若瞧見當年Javert的身影~
或許是因為在拿到這張專輯之初我就下意識的在尋找Javert身上的色彩吧,所以聽到這裡會倍感親切~
06- Some Enchanted Evening/Hello Young Lovers
兩首曲子,選自R&H這對黃金拍檔的兩部名作《South Pacific》和《King and I》
R&H的曲風本就是走清新自然路線,而此處Philip更是增添了無限的柔情進去,他在這裡的表現應該是整張專輯溫柔的巔峰了~
之前說過了,我太習慣冷酷的PQ了,一聽之下立刻醉倒~
我想,在這次的選曲中,這兩首應該是最廣為人知的了,而Philip的詮釋與曲風作了最好的搭配~
從來不知道他也可以這麼溫柔細膩,在稍微高一點的地方便刻意放輕,就好像在你耳邊輕輕唱著,在靜謐的夜晚帶來無限感動~
另外,這裡很值得讚揚的就是背景的大提琴,我一直很喜歡大提琴穩重的音色的,常常在PQ一個溫柔的尾音未結束時就輕輕地予以回應,有時又不著痕跡地在後面鋪陳背景,人聲與琴聲的搭配十分別致~尤其在最後的結尾處,PQ的聲音往上飄,大提琴的聲音略略往下沉再慢慢鋪墊開來,編曲的用心看得到~
07- Color and Light
選自史帝芬桑坦的作品《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
非常非常逗趣的一個改編,開頭半說半唱陳述了PQ在初接這部劇時的緊張,看他提到與老婆認認真真的跑去研究George的畫作,微笑之餘也不禁佩服這位偉大演員的敬業~
絲毫不會畫畫的Philip要飾演一位畫家,壓力夠大了~
首演之夜伴隨著長子的出生,只能說是混亂一片~
我不知道自己對英文歌詞有沒有理解錯誤,這首改編的歌詞裡透露的是PQ不為人知的趣事---現在看來是趣事,只怕當事人當時是哭笑不得…
原諒我~其實我不太知道這部劇到底講些什麼,但是PQ的敬業,我看到了~
(一個冷靜的人突然歇斯底里起來實在很有趣…唉~邊聽邊狂恨自己沒有辦法看現場!!!演唱會當下PQ的表演不知道有多精采啊~~~)
08- Finishing the Hat
同樣選自《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
其實我對史帝芬桑坦的作品一直沒有很欣賞,或許他的劇整體感不錯,但若把曲子單獨抽出來聽我就深深的覺得不怎麼樣了~(跟韋伯相反啊…)
這首的風格是典型的桑坦風,其實後來陸陸續續聽了一點他的作品,大體的作曲風格就是這樣啦~
對這部劇乃至這首歌都沒什麼了解~
所以就暫且不評了~
09- Lost in the Stars
不知道是不是LM中毒太深~
我老覺得PQ在唱任何跟Stars有關的東西時,總是有一份特殊的感覺~
那種暗夜下的明亮,黑暗中的點點星光~
不同於LM “Stars”的豪氣干雲,此處的Philip明亮卻帶著溫柔~
另外,此曲的部分音域較低,可以趁機欣賞一下PQ漂亮的低音表現!
10- My Father's Hands
Philip唱這首曲子時已經44歲了,提起了自己的父親,還是有一種孺慕之情~
或許父子之間的情感永遠都是最耐人尋味的吧~
這首既是特別為這場音樂會所寫的,我想歌詞中多多少少反映了PQ對父親的感懷~
這裡,PQ的表現絕對是出彩的,一個好的歌者,拿著自己真正的感情去唱時,總是能唱出一份獨特的雋永~
很喜歡PQ唱到 “They were strong, they were rough They would lift me high so I could count the stars ”這裡的感覺,很堅定、有崇敬、甚至有更多為人父之後的感慨~
有趣的是,這首曲子的結尾似乎沒有完成…留下餘韻不絕的伏筆~
(凌晨四點…我快死了~先去睡覺再說~)
11- What You'd Call a Dream
這裡,PQ的詮釋是很細膩的,頭尾的鋪陳柔到了一種極致,之後歌聲伴隨球兒高飛,輕輕的帶起一陣弧度,再慢慢落下~
然後隨著太陽的熱度再次漸漸提高力度,咬字也漸漸重了起來~
呵~在這張專輯裡很難得見他咬字如此有力度~
最後回歸起初的溫柔,只是似乎再多了一點什麼,輕輕的~做了結束~
很溫暖細膩的歌曲,恰如那一陣陽光,暖暖的灑在我心上~
12- The King's New Clothes
這首歌啊~真的不能在公眾場所聽,聽了就忍不住笑~
國王的新衣,多老套的寓言故事,偏偏PQ可愛之極,講起故事來生動活潑~
國王、皇后、裁縫師、人民、小男孩…聲音極盡俏皮之能事,聽著現場觀眾的笑聲心裡真是羨幕極了,能想像我們的Javert在舞台上耍寶嗎?
我自己是很難想像這幅畫面啦~唉~現場觀眾實在是有福啊~
不過自己心裡也小小的murmur了一下~PQ老大給他兒子講床邊故事的時候不會就是這個樣子的吧!?
13- Letting You Go
很喜歡這首歌的低音部分,開頭的沉重,音樂彷彿凝住了,PQ的聲音低低的呢喃,歌詞陳述著生活中的瑣事,恍若一切無事~
只是,平淡之中,每次唱到 “Letting you go away from me”的 “go~~~”時,聲音總會跟著輕輕的飄起來,似乎是一股難言的心痛~
重複兩遍後,聲音轉為淒切,氣勢越來越高,種種的不甘終於表現出來,幾個字的輕微顫音處理,配上大提琴的短暫間奏幫補,帶出一段小高潮~
可惜高潮未盛先衰,很快再度低沉下來,在鋼琴的頑固伴奏中靜靜結束~
這也是這張專輯讓我感到大為扼腕的地方,很多時候你會覺得~哇哇要上去了,醞釀夠了,要一飛沖天了,他卻太快的軟下來,徒增失望啊…
14- Happy Anniversary
如果在你結婚二十週年的夜晚出了一大堆trouble,你會怎麼樣?
整張專輯中,第一個吸引我注意力的就是這首曲子~
陰暗卻俏皮的節奏,帶出的是一種黑色幽默~
PQ帶著些微諷刺的冷靜唱腔,唱出混亂中的景況~
第一次的 “Happy Anniversary”譏諷的意味十分濃厚
然而當一切不順到了極點時,PQ的聲音卻柔和了下來~
在歌詞中,我看到的是一對結婚二十年的夫妻,真實的生活,平凡的幸福~
那句 “And we knew that our love Is stronger than time ”帶出淡淡而雋永的柔情~
最後三句的 “Happy Anniversary”,諷刺已經不見,留下的是平淡的溫柔~
這裡還要誇一下鋼琴的伴奏,有個地方搭配歌詞處理得十分可愛!
15- He Fades Away/The River
對前面那首沒什麼感覺,但非常非常喜愛後面的The River
這首曲子跟PQ的音域實在太合了!他的男中音真的聽得我很舒服,每次唱到 “We'd go down to the river And into the river we'd dive Oh, down to the river we did ride”都讓我的心快融化了~
背景伴奏的重音彷彿打在我心上,Philip的歌聲情緒不像寇叔那麼強烈,我無法很清楚的指出到底哪裡的轉折讓我感動了,但是就是這種淡淡的卻又包藏著無限深情的感覺深深打動我,那是一種男人特有的情緒,冷靜的外表下卻有著一份只有自己知道的熱情~
很喜歡後半段合唱的部分,PQ的聲音在兩個低音中間更顯出彩,比起前半段他也把音高和音量再往上拉了一點,凌駕著其他合聲,很美的詮釋~
16- New Words
溫情滿滿的一首曲子,一個父親抱著坐在膝上牙牙學語的兒子,一個字一個字的教~
旋律很簡單,歌詞也很簡單,只是這個溢滿父愛的PQ深深感動了我~
每一次唱到 “my son”,都在我心上輕輕吹起一陣漣漪,或許這是一個男人最溫馨真誠的時刻了~
教完了 “moon”、 “stars”,最後一段的歌詞最讓我心醉~
There's a light in my eyes now And a word for what you see We call it love, my son, say "love" So hard to say, my son It gets harder~~~
聽完之後眼睛紅紅的,這首歌所帶起的感觸,很多~很深~
17- Life on Earth
呼應著未完的開場曲,PQ更加堅定的將這首曲子完整唱完~
比較可惜的是PQ在唱到高音部分的時候有一點點的吃力,也因此在結尾部分的那三句在那樣的音高上採取斷句的處理方式算相當聰明~
相當喜歡他最後一個音 “life~~~”的拖長音,或許是因為…跟LM裡 “Stars”的結尾有些相像吧~
(汗~原來搞了半天我還是希望他能唱唱Stars….@@)
18- I Was Here
(邊聽邊寫了兩天~我終於快評完了~~~感動到要飆淚啊!!!)
喔~這首曲子的作詞者該好好認識一下了~寫得太好了!!!
官網上說,五首新曲子是專爲PQ寫的…這是否意味著我可以將他們看成是PQ的心境呢?
一個堅強奮鬥的男人,為了什麼而奮鬥?他渴望的是什麼?
從潦倒到成功,有多少時候的艱苦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總是希望能留下些什麼,留下些時間無法磨滅的東西…
Philip從一開始的懷疑到最後歌聲直入雲霄的堅定,我看到一個成功男人背後的辛酸,卻也看到他最終的目標---能大聲宣告I was here!
很想告訴PQ,你早就做到了~三座奧立佛獎足以令你名垂青史,那個經典的Javert,永遠永遠會留在世人心中~
男人的內心 不變的堅持---真實的Philip
剛剛寫完了Live At The Donmar的各曲短評~
(汗~一個短評耗掉我兩整天的時間啊~~~~)
先總論一下這張專輯~
在初看到這張專輯的選曲時覺得很有意思~
大凡音樂劇歌手出專輯,不都是把自己主演過劇目中的名曲拿出來唱一唱嗎?
既簡單不費心思,又能賣得好(因為大家看了曲目就會買~)~
至於演唱會,那就更應該這樣了~曲子都耳熟能詳,台上台下的互動氣氛才會熱絡嘛!而且對於歌者本身也很輕鬆~歌詞都不必再重背~自己演過的怎麼可能忘詞~
咱們Philip演出過的劇目是多如繁星,其中成名的作品也不在少數,隨便挑幾首都很棒啊!
可是PQ卻偏偏反其道而行~
很顯然~除卻商業的目的,PQ在這張唯一的專輯中要傳達的是更深刻的東西~
我們總是只看到音樂劇舞台上的Philip~
但我們何時看見真正的Philip?
在這張專輯中,我看到一個男人,一個離鄉背井的男人,一個初為人父的男人,一個爲理想奮鬥的男人~
平凡,真實,但是深刻~
那是一種無以名之的感動~
當看到這一層的時候~
突然之間發現之前期待的落空已經沒那麼重要了~
我原本是希望在這裡看到一個有爆發力的Javert的....
從選曲到作曲~
整體的風格讓人耳目一新~
優秀的樂團,細膩的編曲,更是這張專輯背後不容忽視的貢獻者~
很喜歡裡面的伴奏,不用電子混音,以大提琴和鋼琴為主的背景交織成靜謐的空靈感~
Philip Quast是個簡單的人~他的音樂會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
一張小椅子為道具,完成了他整場音樂會~
為什麼成名後的他還可以在排戲空檔自在的坐在倫敦中心區的廣場享受短暫的清幽?
他很簡單,他要求他的歌迷尊重他的簡單、安靜、純粹~
一場純粹的感動~
五首簡單的新曲~
呈現出一個平凡但真實的Philip~
(汗~一個短評耗掉我兩整天的時間啊~~~~)
先總論一下這張專輯~
在初看到這張專輯的選曲時覺得很有意思~
大凡音樂劇歌手出專輯,不都是把自己主演過劇目中的名曲拿出來唱一唱嗎?
既簡單不費心思,又能賣得好(因為大家看了曲目就會買~)~
至於演唱會,那就更應該這樣了~曲子都耳熟能詳,台上台下的互動氣氛才會熱絡嘛!而且對於歌者本身也很輕鬆~歌詞都不必再重背~自己演過的怎麼可能忘詞~
咱們Philip演出過的劇目是多如繁星,其中成名的作品也不在少數,隨便挑幾首都很棒啊!
可是PQ卻偏偏反其道而行~
很顯然~除卻商業的目的,PQ在這張唯一的專輯中要傳達的是更深刻的東西~
我們總是只看到音樂劇舞台上的Philip~
但我們何時看見真正的Philip?
在這張專輯中,我看到一個男人,一個離鄉背井的男人,一個初為人父的男人,一個爲理想奮鬥的男人~
平凡,真實,但是深刻~
那是一種無以名之的感動~
當看到這一層的時候~
突然之間發現之前期待的落空已經沒那麼重要了~
我原本是希望在這裡看到一個有爆發力的Javert的....
從選曲到作曲~
整體的風格讓人耳目一新~
優秀的樂團,細膩的編曲,更是這張專輯背後不容忽視的貢獻者~
很喜歡裡面的伴奏,不用電子混音,以大提琴和鋼琴為主的背景交織成靜謐的空靈感~
Philip Quast是個簡單的人~他的音樂會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
一張小椅子為道具,完成了他整場音樂會~
為什麼成名後的他還可以在排戲空檔自在的坐在倫敦中心區的廣場享受短暫的清幽?
他很簡單,他要求他的歌迷尊重他的簡單、安靜、純粹~
一場純粹的感動~
五首簡單的新曲~
呈現出一個平凡但真實的Philip~
2006年11月17日 星期五
當百煉鋼化為繞指柔---Philip Quast-Live at the Donmar
還記得《悲慘世界》中致死不悟的硬漢警探Javert嗎?
還記得《政壇秘辛》裡那位賺人熱淚的哥哥嗎?
現在身在倫敦的人應該有機會能進劇院去看看這位外表冷靜的軍人總統Peron吧~
"Live at the Donmar",是英國音樂劇史上最佳男演員Philip Quast的個人演唱會~
也是他闖蕩音樂劇壇25年來唯一一張個人專輯~
在劇迷眼中這有多珍貴,就不言可喻了~
音樂劇壇中,我最喜歡的兩個男演員,一個是Colm Wilkinson,另一個就是他了~
寇叔是不用說了,資料多得看不完~
可是Philip作為一個男中音,除了幾次風風光光的得獎之外,其餘影音資料幾乎無處可找~
衝著他弄來一堆音樂劇,卻也遺憾的發現,男中音的困境就在於....即使參與演出了,戲份也少得可憐....
實在耐不住了~決定用"點播"的方式弄到手
"點播"這個舉動是要有點決心的,因為這意味著點播後的兩個星期內我必須交出一篇評論來~
這片專輯得來不易,從剛剛到現在,我小心翼翼的對著歌詞聽了一遍~
因著之前對Philip的認識,這張專輯給了我一種全新的感動~
熟悉《悲慘世界》的朋友一定都知道~
Javert這個角色有多麼冷酷、明快、有魄力~
恰恰適合Philip明亮堅定的嗓音~
事實上,讓他勇奪三座奧立佛獎的那三個角色,也有著差不多的特質~
因此,在我的印象裡,Philip的聲音似乎就是這樣,堅定,有著豪情壯志,但卻沒有細膩的溫柔~
今天,Live at the Donmar,給了我全然不同的Philip~
很難用言語說明....一個一向冷酷的男中音突然對你溫柔細語,那是一種怎樣的震撼~
曾經以為,他只會冷靜的咬字~
曾經以為,他只會陰狠的冷笑~
而今天,他每一個溫柔的聲音轉折,每一個中低音的穩重,每一個高音的輕柔....就好像有一個什麼東西,輕輕的搔著我的心尖尖兒~
很喜歡這張專輯的兩個主要伴奏樂器---鋼琴、大提琴~
鋼琴只在必要的時候跳出來作一部分裝飾音,卻讓人聲有了更純淨的表演空間~
大提琴則在Philip唱到低音處,輕輕帶著人聲滑過,營造溫暖穩重的背景~
更喜歡他跟台下觀眾的那種互動~
他說話聲音的有力~
還有台下Fans的熱情~
相較之下,Michael Ball的幾張專輯給我的感覺都很不好~
說穿了~其實從編曲到唱腔,跟一般的流行歌手沒有什麼分別~
或許這是他會大紅大紫的原因,但這也是我無法接受他的主要原因~
Philip的東西,就跟他的人一樣~純純的,只有音樂,只求藝術~
專輯封面裡他連頭髮都沒有特別整理~只是用深情的雙眼看著天~
演唱會結束後在Stage Door,他照樣滿身大汗,把襯衫上面幾個釦子打開,努力的幫Fans簽名~
他從來不讓人過問自己的私事,不向公眾透漏自己的家人~
永遠永遠~提到Philip Quast,我們腦海中出現的只是一個英國澳洲兩邊跑的演員,一個時而有點狼狽的出現在歌迷面前的平凡男人~
有時間的話我希望可以挑幾首出來評評~
反正我也是注定要把作業趕快感出來的......
過幾天吧~讓我再好好品味這張專輯幾天~寫出一點深刻的東西~
這片專輯是真真正正的極品!!!
還記得《政壇秘辛》裡那位賺人熱淚的哥哥嗎?
現在身在倫敦的人應該有機會能進劇院去看看這位外表冷靜的軍人總統Peron吧~
"Live at the Donmar",是英國音樂劇史上最佳男演員Philip Quast的個人演唱會~
也是他闖蕩音樂劇壇25年來唯一一張個人專輯~
在劇迷眼中這有多珍貴,就不言可喻了~
音樂劇壇中,我最喜歡的兩個男演員,一個是Colm Wilkinson,另一個就是他了~
寇叔是不用說了,資料多得看不完~
可是Philip作為一個男中音,除了幾次風風光光的得獎之外,其餘影音資料幾乎無處可找~
衝著他弄來一堆音樂劇,卻也遺憾的發現,男中音的困境就在於....即使參與演出了,戲份也少得可憐....
實在耐不住了~決定用"點播"的方式弄到手
"點播"這個舉動是要有點決心的,因為這意味著點播後的兩個星期內我必須交出一篇評論來~
這片專輯得來不易,從剛剛到現在,我小心翼翼的對著歌詞聽了一遍~
因著之前對Philip的認識,這張專輯給了我一種全新的感動~
熟悉《悲慘世界》的朋友一定都知道~
Javert這個角色有多麼冷酷、明快、有魄力~
恰恰適合Philip明亮堅定的嗓音~
事實上,讓他勇奪三座奧立佛獎的那三個角色,也有著差不多的特質~
因此,在我的印象裡,Philip的聲音似乎就是這樣,堅定,有著豪情壯志,但卻沒有細膩的溫柔~
今天,Live at the Donmar,給了我全然不同的Philip~
很難用言語說明....一個一向冷酷的男中音突然對你溫柔細語,那是一種怎樣的震撼~
曾經以為,他只會冷靜的咬字~
曾經以為,他只會陰狠的冷笑~
而今天,他每一個溫柔的聲音轉折,每一個中低音的穩重,每一個高音的輕柔....就好像有一個什麼東西,輕輕的搔著我的心尖尖兒~
很喜歡這張專輯的兩個主要伴奏樂器---鋼琴、大提琴~
鋼琴只在必要的時候跳出來作一部分裝飾音,卻讓人聲有了更純淨的表演空間~
大提琴則在Philip唱到低音處,輕輕帶著人聲滑過,營造溫暖穩重的背景~
更喜歡他跟台下觀眾的那種互動~
他說話聲音的有力~
還有台下Fans的熱情~
相較之下,Michael Ball的幾張專輯給我的感覺都很不好~
說穿了~其實從編曲到唱腔,跟一般的流行歌手沒有什麼分別~
或許這是他會大紅大紫的原因,但這也是我無法接受他的主要原因~
Philip的東西,就跟他的人一樣~純純的,只有音樂,只求藝術~
專輯封面裡他連頭髮都沒有特別整理~只是用深情的雙眼看著天~
演唱會結束後在Stage Door,他照樣滿身大汗,把襯衫上面幾個釦子打開,努力的幫Fans簽名~
他從來不讓人過問自己的私事,不向公眾透漏自己的家人~
永遠永遠~提到Philip Quast,我們腦海中出現的只是一個英國澳洲兩邊跑的演員,一個時而有點狼狽的出現在歌迷面前的平凡男人~
有時間的話我希望可以挑幾首出來評評~
反正我也是注定要把作業趕快感出來的......
過幾天吧~讓我再好好品味這張專輯幾天~寫出一點深刻的東西~
這片專輯是真真正正的極品!!!
2006年11月13日 星期一
四版本點評---精采拉鋸 V叔與小警察篇
名詞解釋~
J叔---Javert 中譯 賈維or沙威
PQ---Philip Quast 澳洲籍男高音,經典賈維,音樂劇史上唯一拿到三座奧立佛最佳男演員獎的人
V叔---Jean Valjean 中譯 尚萬強or冉阿讓(後者是小說譯法)
寇叔---Colm Wilkinson 愛爾蘭籍歌手,首演尚萬強,亦被公認為經典
LM---Les Miserables 法文,中譯 悲慘世界
OLC---Original London Cast 倫敦原唱版(1985)
OBC---Original Broadway Cast 百老匯原唱版(1987)
CSR---Comlete Symphonic Recordings 全劇交響版(1988)
TAC---Tenth Anniversary Cast 十週年紀念版(1995)
【精采拉鋸 V叔與小警察篇】
若論難忘的唱段,LM裡的「The Confrontation」絕對當之無愧,這樣的唱段別說其他音樂劇裡沒有,就連荀白克自己風格重複性極高的三部作品中也只出現這麼一次。這段極美的對位重唱,展現的是作曲者的高度技巧,更重要的是考驗了演員歌聲、演技、情緒收放等種種功力,雙方不僅要唱好自己的部分更要去配合對方的部分,兩段截然衝突對立的曲調卻完美呈現了兩位男高音的搭配。
OLC的V叔是寇叔,J叔則是Roger Allam,憑良心說,Roger的表現遠超乎我的預期,當然不會期望有人能及得上經典PQ,但卻沒想到一個最年輕的版本中的演員能有如此水準。Roger基本在處理J叔這個角色時所選擇的方式跟PQ差不多(我不否認極有可能是PQ學他,畢竟OLC是1985年的版本,而PQ是在1987年到英國唱LM的),Roger的缺點在於處理這個角色時還是不夠剛硬,或許也要稍微歸咎於原始的樂譜,在幾個字的尾音加了一些轉折,多了韻味但也增加了些不必要的溫情,顯然荀白克也發現了這點,所以後來三版中的尾音都改成一貫的長直音。
寇叔在這裡延續這版中一貫的風格---保守,其實Roger也唱得很保守,於是兩個人的情緒似乎演變成各唱各的沒有交集,更沒有吵架應該有的火藥味,兩人都是平平淡淡的唱完,聽他倆唱~坦白說~還真不覺得這首歌有什麼特別。
OLC另一個先天上的缺點是速度太慢,慢就讓人沒法感受這首曲子歌詞中的激烈性,看過視頻後就更難想像以這樣的速度怎麼在舞台上吵架兼打架…。
OBC的V叔還是寇叔,J叔則是Terrence Mann(據說三達大大對他深惡痛絕…),說實話,OBC作為四版中最弱版本的結果,Terrence應該要負很大的責任,要知道LM第一看V叔,第二就是要看J叔,小警察唱得糟糕的話,這劇還真就先毀了一半。不知道為什麼,Terrence在這首歌裡超嗨,非常開心的拿著「The Confrontation」的木琴節奏就唱起R&B來了,還真讓人不是普通的傻眼…吵架吵得這麼歡樂他也算古今第一人了…。時隔兩年,寇叔在這裡的表現絕對遠勝過OLC,終於開始敢吼敢叫了,情緒放得很到位,基本上已經達到與TAC差不多的水平,只可憐我家寇叔孤掌難鳴,小警察唱得那麼歡喜快樂,他一個人又吼又叫還反而顯得格格不入了…@@
到了CSR演員全部刷新,V叔是Gary Morris,J叔則是超級經典的PQ老大---Philip Quast!PQ這傢伙的J叔可說是紅透半邊天了,至今沒看過誰對他的J叔有一絲一毫的不滿,這沒辦法~是天生的~天生晶亮通透的嗓音,明亮而鏗鏘有力,截然不同於前兩版略嫌沙啞的聲音。PQ的詮釋跟他的天賦同樣叫人激賞,那種貓抓到老鼠後陰險的竊喜,那種得理不饒人的堅定,全讓他唱得入木三分,聽完第一段還真染上了他那份喜悅。
Gary嘛,情緒展現有到,可惜嗓音太稚嫩,少了些感覺,還有運氣的部分,感覺上他氣不長,斷句有點奇怪。
此版最嚴重的缺點是後製痕跡太明顯,其中又以本首為最,理論上此處兩人的聲量處理應該是前半部J叔強勢,後半部V叔強勢,在這點上的表現應該歸為唱LM的必備常識,無奈後製將兩人音量隨便亂調,最終導致這首曲子完全失去他該有的韻味,也就白費了演員們唱得這麼賣力辛苦了。
TAC的這首是最讓人贊不絕口的,V叔是經典寇叔,J叔是經典PQ老大,這陣容光看就叫人激動無已!其實算一算,兩個人應該是第一次對上,PQ因在澳洲唱此角而大受矚目,1987年被重金聘往英國繼續唱J叔,而寇叔恰在同年隨劇組進軍美國百老匯,1989即卸下V叔之角轉而往多倫多唱首演魅影,咱們PQ可從沒上過百老匯舞台,所以兩人之前應該是從無交集的(雖然TAC上兩人的互動看起來真比老朋友還要老朋友…),第一次交手,哇塞~你可真知道什麼叫同台飆戲了!作為英國兩大傳奇性的男高男中音,這交鋒~~~過癮啊!相較於CSR分開錄音和後製的失敗造成演員情緒對不上且聲量變化轉得一塌糊塗,TAC儘管音質比不上前三版在錄音室內的好,但最讓他加分的是現場的那個火花啊!!!!!那真的是從他們的口中交迸出來的火藥味,兩人技巧上早已在各自的上一個版本中成熟,此時所有的心思全部用來處理情緒,而且很自然的被對方帶著走使情緒一步一步往上攀升更加高昂,到最後那個激動實在不像演出來的…尤其那一聲「Javert!」,要命了~吼得真是動聽傳神,全劇兩個最棒的男聲啊啊啊~~~醉倒了~~~帥!
J叔---Javert 中譯 賈維or沙威
PQ---Philip Quast 澳洲籍男高音,經典賈維,音樂劇史上唯一拿到三座奧立佛最佳男演員獎的人
V叔---Jean Valjean 中譯 尚萬強or冉阿讓(後者是小說譯法)
寇叔---Colm Wilkinson 愛爾蘭籍歌手,首演尚萬強,亦被公認為經典
LM---Les Miserables 法文,中譯 悲慘世界
OLC---Original London Cast 倫敦原唱版(1985)
OBC---Original Broadway Cast 百老匯原唱版(1987)
CSR---Comlete Symphonic Recordings 全劇交響版(1988)
TAC---Tenth Anniversary Cast 十週年紀念版(1995)
【精采拉鋸 V叔與小警察篇】
若論難忘的唱段,LM裡的「The Confrontation」絕對當之無愧,這樣的唱段別說其他音樂劇裡沒有,就連荀白克自己風格重複性極高的三部作品中也只出現這麼一次。這段極美的對位重唱,展現的是作曲者的高度技巧,更重要的是考驗了演員歌聲、演技、情緒收放等種種功力,雙方不僅要唱好自己的部分更要去配合對方的部分,兩段截然衝突對立的曲調卻完美呈現了兩位男高音的搭配。
OLC的V叔是寇叔,J叔則是Roger Allam,憑良心說,Roger的表現遠超乎我的預期,當然不會期望有人能及得上經典PQ,但卻沒想到一個最年輕的版本中的演員能有如此水準。Roger基本在處理J叔這個角色時所選擇的方式跟PQ差不多(我不否認極有可能是PQ學他,畢竟OLC是1985年的版本,而PQ是在1987年到英國唱LM的),Roger的缺點在於處理這個角色時還是不夠剛硬,或許也要稍微歸咎於原始的樂譜,在幾個字的尾音加了一些轉折,多了韻味但也增加了些不必要的溫情,顯然荀白克也發現了這點,所以後來三版中的尾音都改成一貫的長直音。
寇叔在這裡延續這版中一貫的風格---保守,其實Roger也唱得很保守,於是兩個人的情緒似乎演變成各唱各的沒有交集,更沒有吵架應該有的火藥味,兩人都是平平淡淡的唱完,聽他倆唱~坦白說~還真不覺得這首歌有什麼特別。
OLC另一個先天上的缺點是速度太慢,慢就讓人沒法感受這首曲子歌詞中的激烈性,看過視頻後就更難想像以這樣的速度怎麼在舞台上吵架兼打架…。
OBC的V叔還是寇叔,J叔則是Terrence Mann(據說三達大大對他深惡痛絕…),說實話,OBC作為四版中最弱版本的結果,Terrence應該要負很大的責任,要知道LM第一看V叔,第二就是要看J叔,小警察唱得糟糕的話,這劇還真就先毀了一半。不知道為什麼,Terrence在這首歌裡超嗨,非常開心的拿著「The Confrontation」的木琴節奏就唱起R&B來了,還真讓人不是普通的傻眼…吵架吵得這麼歡樂他也算古今第一人了…。時隔兩年,寇叔在這裡的表現絕對遠勝過OLC,終於開始敢吼敢叫了,情緒放得很到位,基本上已經達到與TAC差不多的水平,只可憐我家寇叔孤掌難鳴,小警察唱得那麼歡喜快樂,他一個人又吼又叫還反而顯得格格不入了…@@
到了CSR演員全部刷新,V叔是Gary Morris,J叔則是超級經典的PQ老大---Philip Quast!PQ這傢伙的J叔可說是紅透半邊天了,至今沒看過誰對他的J叔有一絲一毫的不滿,這沒辦法~是天生的~天生晶亮通透的嗓音,明亮而鏗鏘有力,截然不同於前兩版略嫌沙啞的聲音。PQ的詮釋跟他的天賦同樣叫人激賞,那種貓抓到老鼠後陰險的竊喜,那種得理不饒人的堅定,全讓他唱得入木三分,聽完第一段還真染上了他那份喜悅。
Gary嘛,情緒展現有到,可惜嗓音太稚嫩,少了些感覺,還有運氣的部分,感覺上他氣不長,斷句有點奇怪。
此版最嚴重的缺點是後製痕跡太明顯,其中又以本首為最,理論上此處兩人的聲量處理應該是前半部J叔強勢,後半部V叔強勢,在這點上的表現應該歸為唱LM的必備常識,無奈後製將兩人音量隨便亂調,最終導致這首曲子完全失去他該有的韻味,也就白費了演員們唱得這麼賣力辛苦了。
TAC的這首是最讓人贊不絕口的,V叔是經典寇叔,J叔是經典PQ老大,這陣容光看就叫人激動無已!其實算一算,兩個人應該是第一次對上,PQ因在澳洲唱此角而大受矚目,1987年被重金聘往英國繼續唱J叔,而寇叔恰在同年隨劇組進軍美國百老匯,1989即卸下V叔之角轉而往多倫多唱首演魅影,咱們PQ可從沒上過百老匯舞台,所以兩人之前應該是從無交集的(雖然TAC上兩人的互動看起來真比老朋友還要老朋友…),第一次交手,哇塞~你可真知道什麼叫同台飆戲了!作為英國兩大傳奇性的男高男中音,這交鋒~~~過癮啊!相較於CSR分開錄音和後製的失敗造成演員情緒對不上且聲量變化轉得一塌糊塗,TAC儘管音質比不上前三版在錄音室內的好,但最讓他加分的是現場的那個火花啊!!!!!那真的是從他們的口中交迸出來的火藥味,兩人技巧上早已在各自的上一個版本中成熟,此時所有的心思全部用來處理情緒,而且很自然的被對方帶著走使情緒一步一步往上攀升更加高昂,到最後那個激動實在不像演出來的…尤其那一聲「Javert!」,要命了~吼得真是動聽傳神,全劇兩個最棒的男聲啊啊啊~~~醉倒了~~~帥!
2006年11月11日 星期六
1976版Evita---笑看寇叔32歲處女作~
最傷心的那天,下到了這張專輯---1976年的Evita~
現在大概只有音樂能讓我覺得自己還活著...還是個活人...
Evita算是音樂劇鬼才作家安德魯洛伊韋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他早期最賣座的作品,這部音樂劇從內部的曲風、編曲到外部的行銷、宣傳策略,都徹徹底底展現了典型的"韋伯風格"~
Evita講述的是阿根廷的傳奇女性---Eva Peron的故事,整體來說算是一部以女性為主的音樂劇,而主要的兩位男角則是Eva的丈夫Peron上校及在劇中擔任旁觀者角色的Che~~~
有趣的是~悲慘世界十週年的第一和第二男主角---Colm Wilkinson和Philip Quast正好分別擔任了最初版本(1976)的Che和最新版本(2006)的Peron上校,前後相隔三十年,卻由這麼一對黃金搭檔分別擔綱,時空的交隔更顯有趣~
由於Colm和Philip的參與,在Evita全世界36個官方版本中,我第一瞄準的目標便是1976和2006這兩版~說實話~聽韋伯的音樂劇我的目標都只在於聽好演員的聲音,因為基本上他的音樂是沒什麼深度的.....
說起Evita這部劇的起源實在十分有趣,它是韋伯單飛摔得亂七八糟後,回過頭來再與老搭檔Tim Rice(《約瑟夫神奇彩衣》與《萬世巨星》的填詞者~)復合的作品~
這對搭檔也很妙,籌畫一部音樂劇居然是發了兩張CD,劇本身卻遲遲沒有動靜~
第一張便是這份1976年的Studio Cast,遲至1979才迎來Evita的首演,且所有卡司與1976這版的完全不同.....實在有夠汗的......@@
(嗯~所以說寇叔才是真正原始的Che....我的天~我家寇叔好像一天到晚當那種隱密性的第一人....歌劇魅影也是這樣啊~現今有多少人知道他才是真正的魅影啊!?怒!!!)
現在正式來談談1976這張Studio Cast~
整體來講,我對這版Cast是十二萬分的滿意!!!音樂本身是沒啥看頭啦,從頭到尾徹底韋伯風,可是那卡司啊~~~~當真挑不出一絲一毫的毛病~~~實在是難得的完美組合~~~
女主角Eva Peron由Julie Kovington擔綱,實質上的男主角Che則由我家寇叔Colm Wilkinson出任,男配角Peron上校則由Paul Jones演唱~
三個人的聲音都很漂亮,寇叔我等下會另評~
女主角部分,在無數音樂會場合聽夠號稱"音樂劇第一夫人"的Elaine Paige翻來覆去唱爛了"Don't Cry For Me Argientina"和"Memory"之後,對這兩首歌呈現極度厭惡的狀態,她的聲音真的只能用"嘔啞嘈雜難為聽"來形容~我跟老媽都討厭斃了這位原唱~
然而Julie的表現卻足以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圓潤清亮的嗓音溫和而不失風采,從她的聲音你能想見一個女孩子為何能在阿根廷的政壇有那樣大的魅力,為何至今阿根廷人仍對這位貝隆夫人懷念不已~
Julie對Eva這個角色的揣摩極為細膩,即便是在只唱不演的CD中仍能聽見她用聲音去詮釋劇情的用心,一首"Don't Cry For Me Argientina"在開頭與結尾的詮釋就截然不同,開頭雖然婉轉的聲音中仍有掩不住的囂張和氣焰;結尾的回憶裡,卻僅剩蒼涼與徬徨~同一首歌截然不同的兩種味道竟掌握得恰到好處~
特別喜歡她的高音,雖然Eva一角的高音難度並不特別高,但Julie的處理還是很值得讚賞,高音上得從容不迫,唱到動情處還漸漸將音質變薄~催人淚下~
可惜,Julie這個第一位Eva因著想要轉往歌劇界發展而辭去Evita的演出,否則還不定怎樣驚天動地呢!我也可以少受Elaine Paige嘶吼的污染了....唉~~~
說到男主角Che,就不得不提我最心愛的寇叔啦!
聽"1976"這種比我出生還要早十年的錄音版本,本身就有種時空錯置的新鮮感,彷彿回到那個年代,親臨這個最初版本誕生的現場~
而在分別聽爛了寇叔在41(LM OLC)、43(LM OBC)、45(POTO OCC)、51(LM TAC)、62(LM 21歲慶典)歲的經典作品後,再回過頭來聽他32歲的音樂劇處女作,就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拿到此版之初就迫不及待的把他主唱的部分拿出來聽~
一邊聽~滿臉都是掩不住的笑意~
說實話,就算我號稱華人世界頭號寇叔迷~
聽此版的一時半刻間,我竟然硬是認不出來!!!(害我愧疚了好一陣子...@@)
反覆聽了幾次~試圖找出自己認不出的原因....
基本上寇叔的聲音很有特色,應該說...是太有特色了...《悲慘世界》首演時他的聲音已見滄桑,十週年時滄桑的特質更加明顯,可說我聽過他的所有演出都具備著這種特色~
可是在這張1976年的版本裡,寇叔畢竟才32歲,儘管嗓音的獨特性仍在,但卻第一次沒有滄桑感,讓我愣住之餘忍不住偷笑...原來年齡還是有差的啊~~~
還有另外一點~寇叔的口音,我對他的口音和咬字是極為熟悉的(悲慘世界十週年那張我聽了大概沒一百遍也有五十遍了...),此處他的咬字卻讓我十分陌生,仔細再聽....撲~原來是愛爾蘭口音的問題!!嗯~悲慘世界演出時他在英國也混了至少十年了,口音已經被磨得差不多,而此版中顯然還未克服這個問題~有口音的寇叔好可愛哪~^^
最後呢.....讓我最不能接受的一點是.......年輕時代寇叔的風格~~~
聽慣了頭上戴著小天使光圈的神聖尚萬強,也可以接受他唱魅影時的悲憤無奈....
但你要我怎麼適應一個搖滾的寇叔!?
Evita既作為韋伯的代表作,少不了會有韋爵爺鍾愛的搖滾風格....
再加上本劇背景原本就是深受佛朗明哥曲風與舞蹈影響的阿根廷~
寇叔作為全劇中一個有點插科打渾的旁觀角色,搖滾樂還真是捨他其誰~~~
儘管理智上知道寇叔是搖滾樂團出身,十幾歲就跟著自組的樂團到處巡演,但....理智跟實際上的接受度完全是兩回事.....
這個現象在"The Lady's Got Potential"中最明顯,典型的貓王風格居然從寇叔口中出來,對比於《悲慘世界》中的角色形象...實在讓人忍俊不禁啊~~~
當然啦~多聽幾次之後,擺脫了對尚萬強強烈的既定印象,寇叔的搖滾是唱得相當不錯的!!唉~套一句youtube上的評---有什麼歌是這傢伙不能唱的!?
不過~誇歸誇~還是要說句公道話~三個主要角色裡,最嫩的還是要數寇叔了~
也許也是角色性質和分配到的曲子的關係,總而言之,寇叔在這裡並沒有展現令人一聽難忘的驚艷效果~
跟九年後在悲慘世界中爐火純青的他比起來,Evita中的寇叔,聲音少了靈性、缺了圓融的技巧、嗓音也缺乏厚度~
可見呵~一個好的演唱家還是需要後天的苦練與栽培的,30年前稚嫩的寇叔,有誰能想到他今日的風光?
見證一部偉大音樂劇的發展是奇妙的,這是目前手上九個版本的悲慘世界所帶給我的感動~
見證一位偉大演員的成長也是叫人欣慰的,從稚嫩到成熟,從失意到成名,多少的酸甜苦辣,盡數融在歌聲之中,交織成為劇迷們的饗宴~~~
現在大概只有音樂能讓我覺得自己還活著...還是個活人...
Evita算是音樂劇鬼才作家安德魯洛伊韋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他早期最賣座的作品,這部音樂劇從內部的曲風、編曲到外部的行銷、宣傳策略,都徹徹底底展現了典型的"韋伯風格"~
Evita講述的是阿根廷的傳奇女性---Eva Peron的故事,整體來說算是一部以女性為主的音樂劇,而主要的兩位男角則是Eva的丈夫Peron上校及在劇中擔任旁觀者角色的Che~~~
有趣的是~悲慘世界十週年的第一和第二男主角---Colm Wilkinson和Philip Quast正好分別擔任了最初版本(1976)的Che和最新版本(2006)的Peron上校,前後相隔三十年,卻由這麼一對黃金搭檔分別擔綱,時空的交隔更顯有趣~
由於Colm和Philip的參與,在Evita全世界36個官方版本中,我第一瞄準的目標便是1976和2006這兩版~說實話~聽韋伯的音樂劇我的目標都只在於聽好演員的聲音,因為基本上他的音樂是沒什麼深度的.....
說起Evita這部劇的起源實在十分有趣,它是韋伯單飛摔得亂七八糟後,回過頭來再與老搭檔Tim Rice(《約瑟夫神奇彩衣》與《萬世巨星》的填詞者~)復合的作品~
這對搭檔也很妙,籌畫一部音樂劇居然是發了兩張CD,劇本身卻遲遲沒有動靜~
第一張便是這份1976年的Studio Cast,遲至1979才迎來Evita的首演,且所有卡司與1976這版的完全不同.....實在有夠汗的......@@
(嗯~所以說寇叔才是真正原始的Che....我的天~我家寇叔好像一天到晚當那種隱密性的第一人....歌劇魅影也是這樣啊~現今有多少人知道他才是真正的魅影啊!?怒!!!)
現在正式來談談1976這張Studio Cast~
整體來講,我對這版Cast是十二萬分的滿意!!!音樂本身是沒啥看頭啦,從頭到尾徹底韋伯風,可是那卡司啊~~~~當真挑不出一絲一毫的毛病~~~實在是難得的完美組合~~~
女主角Eva Peron由Julie Kovington擔綱,實質上的男主角Che則由我家寇叔Colm Wilkinson出任,男配角Peron上校則由Paul Jones演唱~
三個人的聲音都很漂亮,寇叔我等下會另評~
女主角部分,在無數音樂會場合聽夠號稱"音樂劇第一夫人"的Elaine Paige翻來覆去唱爛了"Don't Cry For Me Argientina"和"Memory"之後,對這兩首歌呈現極度厭惡的狀態,她的聲音真的只能用"嘔啞嘈雜難為聽"來形容~我跟老媽都討厭斃了這位原唱~
然而Julie的表現卻足以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圓潤清亮的嗓音溫和而不失風采,從她的聲音你能想見一個女孩子為何能在阿根廷的政壇有那樣大的魅力,為何至今阿根廷人仍對這位貝隆夫人懷念不已~
Julie對Eva這個角色的揣摩極為細膩,即便是在只唱不演的CD中仍能聽見她用聲音去詮釋劇情的用心,一首"Don't Cry For Me Argientina"在開頭與結尾的詮釋就截然不同,開頭雖然婉轉的聲音中仍有掩不住的囂張和氣焰;結尾的回憶裡,卻僅剩蒼涼與徬徨~同一首歌截然不同的兩種味道竟掌握得恰到好處~
特別喜歡她的高音,雖然Eva一角的高音難度並不特別高,但Julie的處理還是很值得讚賞,高音上得從容不迫,唱到動情處還漸漸將音質變薄~催人淚下~
可惜,Julie這個第一位Eva因著想要轉往歌劇界發展而辭去Evita的演出,否則還不定怎樣驚天動地呢!我也可以少受Elaine Paige嘶吼的污染了....唉~~~
說到男主角Che,就不得不提我最心愛的寇叔啦!
聽"1976"這種比我出生還要早十年的錄音版本,本身就有種時空錯置的新鮮感,彷彿回到那個年代,親臨這個最初版本誕生的現場~
而在分別聽爛了寇叔在41(LM OLC)、43(LM OBC)、45(POTO OCC)、51(LM TAC)、62(LM 21歲慶典)歲的經典作品後,再回過頭來聽他32歲的音樂劇處女作,就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拿到此版之初就迫不及待的把他主唱的部分拿出來聽~
一邊聽~滿臉都是掩不住的笑意~
說實話,就算我號稱華人世界頭號寇叔迷~
聽此版的一時半刻間,我竟然硬是認不出來!!!(害我愧疚了好一陣子...@@)
反覆聽了幾次~試圖找出自己認不出的原因....
基本上寇叔的聲音很有特色,應該說...是太有特色了...《悲慘世界》首演時他的聲音已見滄桑,十週年時滄桑的特質更加明顯,可說我聽過他的所有演出都具備著這種特色~
可是在這張1976年的版本裡,寇叔畢竟才32歲,儘管嗓音的獨特性仍在,但卻第一次沒有滄桑感,讓我愣住之餘忍不住偷笑...原來年齡還是有差的啊~~~
還有另外一點~寇叔的口音,我對他的口音和咬字是極為熟悉的(悲慘世界十週年那張我聽了大概沒一百遍也有五十遍了...),此處他的咬字卻讓我十分陌生,仔細再聽....撲~原來是愛爾蘭口音的問題!!嗯~悲慘世界演出時他在英國也混了至少十年了,口音已經被磨得差不多,而此版中顯然還未克服這個問題~有口音的寇叔好可愛哪~^^
最後呢.....讓我最不能接受的一點是.......年輕時代寇叔的風格~~~
聽慣了頭上戴著小天使光圈的神聖尚萬強,也可以接受他唱魅影時的悲憤無奈....
但你要我怎麼適應一個搖滾的寇叔!?
Evita既作為韋伯的代表作,少不了會有韋爵爺鍾愛的搖滾風格....
再加上本劇背景原本就是深受佛朗明哥曲風與舞蹈影響的阿根廷~
寇叔作為全劇中一個有點插科打渾的旁觀角色,搖滾樂還真是捨他其誰~~~
儘管理智上知道寇叔是搖滾樂團出身,十幾歲就跟著自組的樂團到處巡演,但....理智跟實際上的接受度完全是兩回事.....
這個現象在"The Lady's Got Potential"中最明顯,典型的貓王風格居然從寇叔口中出來,對比於《悲慘世界》中的角色形象...實在讓人忍俊不禁啊~~~
當然啦~多聽幾次之後,擺脫了對尚萬強強烈的既定印象,寇叔的搖滾是唱得相當不錯的!!唉~套一句youtube上的評---有什麼歌是這傢伙不能唱的!?
不過~誇歸誇~還是要說句公道話~三個主要角色裡,最嫩的還是要數寇叔了~
也許也是角色性質和分配到的曲子的關係,總而言之,寇叔在這裡並沒有展現令人一聽難忘的驚艷效果~
跟九年後在悲慘世界中爐火純青的他比起來,Evita中的寇叔,聲音少了靈性、缺了圓融的技巧、嗓音也缺乏厚度~
可見呵~一個好的演唱家還是需要後天的苦練與栽培的,30年前稚嫩的寇叔,有誰能想到他今日的風光?
見證一部偉大音樂劇的發展是奇妙的,這是目前手上九個版本的悲慘世界所帶給我的感動~
見證一位偉大演員的成長也是叫人欣慰的,從稚嫩到成熟,從失意到成名,多少的酸甜苦辣,盡數融在歌聲之中,交織成為劇迷們的饗宴~~~
2006年11月9日 星期四
預告一下~
嗯....話說我可愛的網誌好像已經很久沒放音樂劇的東西上來了~^^
Happy!!今天終於考完啦~之前就有一些東西想寫,但是遲遲沒有時間動筆~這兩天可能就會弄出來吧~
呼呼~雖然沒什麼人要看,但我還是不吐不快啊~~~^^
先預告一下吧~
目前著手寫的喔:《羅密歐與茱麗葉》英文版評析、1976年版Evita---32歲的寇叔、搶走主角風采的配角---Philip Quast~
嗯~就先這樣啦~希望這三篇不會胎死腹中才好......@@
Happy!!今天終於考完啦~之前就有一些東西想寫,但是遲遲沒有時間動筆~這兩天可能就會弄出來吧~
呼呼~雖然沒什麼人要看,但我還是不吐不快啊~~~^^
先預告一下吧~
目前著手寫的喔:《羅密歐與茱麗葉》英文版評析、1976年版Evita---32歲的寇叔、搶走主角風采的配角---Philip Quast~
嗯~就先這樣啦~希望這三篇不會胎死腹中才好......@@
訂閱:
文章 (Atom)